政府解決民生問題不差錢 全市24個綜治維穩中心動工
建一個完善的綜治信訪維穩中心,要投入辦公場所、人力、物力、財力,加上正常的運作,需要一筆不小的的經費投入為柱。有人質問,在鎮一級有必要建立中心嗎?有啥問題不會找派出所,找縣信訪局?當前,全市正在籌建的24個街鎮綜治信訪維穩中心示范點,當地政府部門不僅不感到浪費,不怕經濟支出,而且把最好的辦公場所、最方便群眾辦事的場地讓出來,成為方便群眾、,解決群眾問題的場所。用一個中心示范鎮書記的話說,今天的投入,換來全鎮的平穩,投入再多也值!
為中心建設 敢于投入 甘愿吃虧
日前,記者跟隨省綜治信訪維穩中心督導組深入三縣一區六個鄉鎮,每到一處,發現當地街鎮對于中心建設都熱情高漲,爭取早日把中心建設好,服務群眾。在龍川登云鎮,該鎮把臨街繁華地段的兩個店里騰填出來,用于此次中心的建設。對于這兩個店面,一年下來,少說也幾萬元的收入,對而于中心建設中心還要投入3萬多元,這一來一去就差了近10萬元,。一個要投入資金又面臨門店失租,這筆經濟賬算來有點虧,。但鎮委書記說,這點虧吃得值,只要把中心建設好,一手把抓鎮里的社會治安搞好,為群眾解決好民聲、信訪等實際問題,加上鎮里交通便利,招商引資就有路,發展經濟就不愁了,這叫小投資換來大回報。
而在龍川龍母鎮,鎮委書記駱伯青在部署中心建設時,著實費了一番心思。考慮到中心建設成后,需要為群眾服務,為群眾解決問題,中心建設放在哪呢?最后,經過討論,把鎮政府辦公一樓層臨街的幾多個辦公室騰填出來,建設成中心,;然后出資把原龍母法院的舊樓買下來作為鎮府其它遷出部門的辦公場地。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讓最好的辦公場所、最方便群眾的場所來建中心,方便群眾。
這一搬遷,加上中心建設,需要投資接近20萬元,。作為并不富裕的鄉鎮,的確是一筆不小的經濟負擔,。而且在中心建設中也遇到不少困難,但他們積極想方設法籌集經費,加快建設,并力爭取在8月份完成中心建設。
龍母鎮在抓好街鎮綜治信訪維穩中心建設的同時,把綜治信訪維穩工作延伸到村委會,。在當地17個村委會,建立綜治信訪維穩站,讓每個村的村書記作為站的負責人,村小組長負責村里的綜治信訪維穩聯絡員,把綜治信訪維穩從村到鎮,真正把群眾需要解決的問題解決在第一線,解決在村一級。村里解決不了的由街鎮中心協助解決。
說起此次中心建設,鎮是舍得投入,這緣于這項工作有益民心,有利于維護鄉鎮社會綜治工作的穩定,及時為群眾解決民聲問題,才更有利于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
在這次全省綜治信訪維穩中心建設中,全市部署15個鎮作為中心示范點。此項工作一展開,就有鎮主動要求增建中心示范點,。全市共增設了9個。而東源縣在增設了3個中心示范點后,還招聘了一批聯防隊員、,10名人民調解員,充實到各個中心去。這些人員每人每月800元,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賬。對于這筆投資,按照當地政府的話來說,近年來,東源正大力招商引資,其中仙塘、新港兩個示范點,一個是經濟開發區,一個是旅游地帶,只有把綜治信訪維穩工作抓好了,才能更好地服務當地的經濟發展,老百姓的口碑比什么都值錢,這樣的投資絕對不虧。
有超前眼光 會打算盤賬
面對全市當前正在建設的綜治信訪維穩中心,省督導組認為我市中心建設有超前的眼光,經濟賬帳算得的很好。各級政府把中心建設高標準高要求完成,結合當地的實際,創建出地方特色,經驗值得推廣。
省信訪局來訪接待處調研員指出,當前,群眾維權意識越來越強,隨著地方經濟的發展,在土地糾紛、征地補償、勞動保障等涉及到群眾利益的涉法、糾紛,信訪的問題也越來越多,。為此,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只有把群眾困難解決好了,經濟建設才上臺階。她打個比喻說,如果沒有綜治信訪維穩中心,群眾一旦有糾紛,就到鎮里找書記鎮長出來評理,這樣一來,不得不放下手頭工作,去處理這些問題,浪費了時間。
當前,全省綜治信訪維穩中心正在建設,這一機構的建成,將為群眾解說解決信訪和糾紛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在采訪中,有不少示范中心的負責人認為,這樣的建設眼前的確需要投入財力、人力、物力,但都沒有壓力,更是一個動力,只有將中心建成后,發揮中心的功效,真正服務群眾,把問題解決在一心,解決在中心,創造和諧社會,打造平安鄉鎮,這樣才能更好地抓經濟。
本報記者 刁城幫 文/圖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