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新增三項“非遺”項目 貓頭獅娘酒釀制技藝木偶戲
本報訊(記者 蔣安春)近日,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公布,我市的和平縣貓頭獅、連平客家娘酒釀制技藝、龍川手擎木偶戲榜上有名。我市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也自此增至6 項(另3 項為紫金花朝戲、連平忠信花燈、忠信吊燈習俗)。
據了解,早在今年3 月份,市文化部門就組織材料,積極準備省級“非遺”項目的申報事宜。最終,和平縣貓頭獅入選“傳統舞蹈”類,連平客家娘酒釀制技藝入選“傳統技藝”類,龍川手擎木偶戲入選“傳統戲劇”類。
“連平客家娘酒釀制技藝”列入省級“非遺”名錄,是我市有關部門提出把河源客家娘酒打造為“天下客家第一酒”而邁出的重要一步。據市文廣新局局長蔣武生介紹,河源客家娘酒是中國黃酒的一個重要分支,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其釀酒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目前,娘酒生產主要集中在福建永定、江西贛州和廣東的梅州、河源、惠州等客家地區,但完全秉承傳統釀造工藝和使用傳統甜酒曲的生產企業,只有河源地區僅存一家。而且,我國娘酒釀造工藝標準出自河源,河源綠純釀酒廠2003 年取得客家糯米酒防酸工藝技術國家發明專利,并主導制定了廣東省地方標準《小曲糯米酒》(DDB44/ 427-2007)。
據了解,省政府目前正在申報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我市的忠信花燈、連平客家娘酒釀制技藝已被省作為推薦項目。因此,河源客家娘酒有望走出廣東,在全國范圍內獲得更大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另外兩個入選項目中,和平縣貓頭獅已經有500 多年歷史,龍川手擎木偶戲則是龍川縣黎咀鎮的傳統藝術,清末由黎咀鎮虎口村老藝人駱七等人從福建泉州引入,已有百年歷史。
更多精彩請登錄河源民生論壇: http://bbs.hynews.org/viewthread.php?tid=33335&extra=page%3D1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