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稱更應學會適應環境,而不是選擇環境
距離新學期雖然還有近一個月,準大學生們卻開始忙活了,溫州大學城市學院的準大學生們就忙著選室友。新學期,該大學啟用 “新生網上自選寢室系統”,也就是說,新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選擇室友。“自選室友”這一新鮮話題,瞬間在我市民生論壇引起熱議。
“溫州大學城市學院啟用‘新生網上自選寢室系統’,新生可根據生活習慣、性格特點,選擇寢室和室友。可選內容包括寢室類型 (4 人或6 人間),有無早起、午睡或晚睡習慣,電腦使用時間,個人衛生、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等。”面對這一新鮮事,有網友表示,“太好玩了,我上大學那會怎么沒這種好事。”“和室友還沒見面就是好朋友,相處起來容易些,真是太人性化了。”不過,記者發現,雖然學校 “用心良苦”給學生營造滿意的宿舍環境,可反對的聲音也不少。有網友擔心:萬一有不良愛好者湊一起了,豈不是會導致室友“相互毒害”?“萬一幾個女孩子都喜歡趕時髦,聚在一個寢室,天天比誰衣服貴首飾多,到處逛馬路消費,家長吃得消嗎?所謂的‘按興趣分寢室’只會讓孩子在虛榮中越陷越深。”有網友則認為,同“興”相斥,異“興”相吸。“興趣各異、不同性格的室友住一起,能鍛煉適應性,更開闊了社交面,有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這種做法會‘寵壞’學生,讓他們的適應性無法得到鍛煉。”網友悠悠則表示:這種做法出發點很好,但是對學生的適應性培養弊大于利。 “只能跟自己相類似的人交往,算什么成年人?現代學生要培養的品質,當是學會去適應環境,而不是選擇環境。在大學階段,大家各自學會習慣和遷就,以后的路會好走點兒。”
由于不同性格和地域文化差異,寢室沖突也成為關注的焦點,前段時間多地高校接連發生命案,更把這種矛盾推到了風口浪尖。就在全國各地流行著“謝室友不殺之恩”的當下,“自選室友” 可謂體貼入微,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原則,更好地保障和諧的學習環境,更傳達出大學校園的自由氣息。不過,所謂和諧校園文化,不應僅僅體現在沒有矛盾,而應該讓學生敢于發現矛盾,并合理解決矛盾。所以,學校要做的不僅僅是給學生以自由選擇的權利,從而躲避矛盾,相安無事,更應該引導學生發現矛盾,解決矛盾,例如流動換宿舍,而不是大學四年始終同一寢室。從長遠來看,這樣才能給予學生健康的成長環境。
本報記者 鄭婷影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