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中秋,你回家了嗎?
中秋,他們沒有回家
“我也想回去看看,但你也知道現在生意不好做,節假日又正好是相對生意比較好的時候,離家又遠,根本不可能計劃回去的,家里老人也盼著我們回去過個團圓節, 但最后也只能理解, 都沒有辦法。” 在市區從事保健品行業的李先生因為工作的關系已經4 年沒有回湖南老家,說起在老家的父母, 他滿心感到愧疚, “ 我也想回家, 但更想趁年輕多賺些錢,給父母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 父母在家也就多靠大哥照料。”
“一家人的開銷都指著我,哪能隨便就回家!”中秋當日,河南籍摩的司機謝開貴依舊在市區開摩的,他告訴記者,他的女兒今年剛到北京上大學,妻子在家照料父母,一家人分隔3 地, “我要是回一趟家,來回車費就好幾百,又沒什么要辦的事,過年的時候再回吧!”
而從事媒體工作的小劉本來打算在中秋節回湖南老家,但細想一下,總共就三天假,來回一趟,幾乎兩天都花在車上,“時間太倉促了,看國慶假期怎么安排,到時候再回老家一趟吧!”
在異鄉的日常生活
來自福建泉州鄉下的高志強在河源呆了10 年,“每年就過年的時候回去一趟,” 他告訴記者,現在他們一家五口都租住在河源高新區,孩子也在這邊上學,妻子是高新區一家服裝廠的普工,如果加班的話,一個月工資3000 多塊,高志強則沒有穩定的工作。“能干的都干了個遍。” 他告訴記者,這10 年間,他撿過垃圾、收過廢品、當過建筑工人 ……現在的他在市區開摩的,平均一天除去油耗,能賺90 到100 元左右。
高志強一家租住處附近一片住著的都是同他一樣來河源務工的外地人,他告訴記者,大家閑暇的時候會聚在一起打撲克玩牌,相互熟悉了后會不時說起自己的家鄉,“撲克牌的玩法各地不同,大家就邊玩邊介紹自己老家的那一套規矩。”很顯然, 牌桌上談論的不同規矩,也就成了他們彼此間談論家鄉最具體的方式。
在高新區,這里的工廠吸引了很多外來務工人員,他們聚集在這里,形成了一個城市特殊群體,這里的人員流動性很大,有的剛來過幾個月就離開,也有的在這里呆了十幾年。
何日是歸期?
高志強遠在福建老家的父母已經80 多歲,“像我們這種人,又沒有什么賺錢的本事,還有孩子要養活,最后只能對不起父母。”他告訴記者,租住在他們附近的外來工中秋節基本都沒有回家, 中秋節當天早晨,他和父母通電話, 在電話里,他告訴父母今年會回家過年,而此時離春節還有4 個來月。當記者向他問及是否知道“常回家看看”已經入法時,他表示并沒有了解,同時也認為對于像他這樣的外地務工人員來說,要做到“常回家看看”并不容易。
按照高志強的計劃,等到孩子長大之后,他就和妻子離開河源回福建老家,他計劃翻修一下家鄉的老房子,并不準備新建。 “等孩子考上大學,至少還得8 年呢!”面對記者發出的感慨,高志強只是笑著說:“等唄!”
本報記者 劉秋香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