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勢蛋雞場實現雞糞回收發酵成生物肥料
本報訊(記者 張濤)提到養雞場,人們必定會想到臭味難聞,這也是公眾對養雞場的固有印象。但是,記者前日在東源駱湖伊勢蛋雞場采訪了解到,該蛋雞場所出產的雞糞全部實行高溫封閉發酵,實現了雞糞回收發酵轉化成為生物肥料。漫步整個雞場,雞舍林立,記者幾乎聞不到什么異味。
在該雞場雞糞處理車間,記者看到,新建的有機肥處理器有10 多米高,直徑達4米,一頭“吃”進去雞糞,另一頭“吐”出來的就是生物肥料。河源伊勢農業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臺耗資300 萬元的有機肥處理器自9 月4 日投入使用后,目前日處理雞糞1 噸左右。經過全封閉高溫發酵后,雞糞經過除臭、除菌,濕度也大大降低,可以直接作為生物化肥進行使用。據初步測量,有機肥處理器滿負荷生產日處理雞糞可達8 噸,如果安裝自動攪拌機,日處理能力可提高到12 噸至15噸,按照蛋雞場存欄50萬只計算,日產雞糞5噸,應該完全可以滿足雞場處理的需求。
一般的雞糞要經過消毒、殺菌等程序后,才能當肥料使用。附近的一些種植香蕉、火龍果的果農對這一生物肥料很感興趣。他們說,這些處理后的雞糞味道沒有那么重,濕度也不大,拿回去直接施入果園,減少了消毒以及發酵程序,好用,肥效也足。
雞唱聲聲人心醉。該蛋雞場目前有近80 名員工,他們現在的工作環境也好多了。一些職工還清楚地記得,以前有些雞糞臭味難聞,工作時不得不佩戴著“豬嘴” (防護罩)干活。外面來的施工隊,有的還因為異味難聞要求增加勞動報酬。而現在,蛋雞場內的空氣明顯改善,捂鼻子的人少了。用他們的話來說,現在是“神清氣爽”。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