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采取得力措施力爭讓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超萬元
本報訊(記者 謝素德)為進一步推動我市農業轉型升級,促進農民持續增收,近日,我市出臺了《關于創新農業經營體制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意見》,力爭到 2016 年,實現全市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比2010 年翻一番,即超過1萬元。
據我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0 年全市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5645 元,計劃 2016 年翻一番。如何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我市明確了總體方向,要充分發揮區位、生態、資源等優勢,大力培育種養大戶和家庭農場(合作農場),加快發展農民合作組織,做大做強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積極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健全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著力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加快現代生態農業發展。
據了解,今后我市將以燈塔盆地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業改革與建設試點為抓手,通過全力培育農民合作組織、農業龍頭企業、家庭農場(合作農場)和種養大戶“四大經營主體”,打造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農產品商品生產基地、農業專業鎮村、農產品批發市場“ 四大發展載體”,力爭到 2015 年,四大經營主體和四大發展載體帶動農戶數占全市農戶數的45%以上。
根據部署,我市將鼓勵各地結合扶貧開發,圍繞一鄉一品、一村一品、特色產業組建發展農民合作社,力爭到2015 年,全市發展農民合作社3500 家以上;鼓勵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條,推動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發展,力爭到2015 年,培育國家級龍頭企業3 家以上、省級龍頭企業 30 家以上、市級龍頭企業125 家以上,打造一批年銷售收入超3 億元的農業龍頭企業;鼓勵各地探索 “公司+家庭農場(合作農場)”、 “合作社+家庭農場(合作農場)” 等新模式。從今年起,市財政局將整合農業各項發展資金,對達到一定標準、規模的家庭農場(合作農場)給予適當資金支持。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