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業集團發展有限公司建民心工程讓百姓喝放心水
工作人員利用測漏儀對地下管網進行檢測。
市城管局、市水業集團等單位負責人到豐源新村檢查管網鋪設工作。
今年7 月份開通 24 小時全天候熱線電話。
閱讀提示:
水是生命之源,和水相關的問題,從來都不是一件小事,市水業集團發展有限公司高度重視“水”文章,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及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該公司在供水基礎建設、管網改造、清理漏水管網等民生工程上取得較為顯著的成果。
上半年成績:大力改善市區供水環境
據市水業集團發展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楊華介紹,今年以來,公司進一步加大對市區供水配套設施建設步伐,從而實現了城市供水與市政建設同步運行,更好地滿足城市生產、生活用水需求。
上半年,市水業集團發展有限公司先后投資130 多萬元,對文景小區、火車站裕華樓、光明路北二巷、豐源新村1 組、萬綠湖大道口岸、白嶺頭格嶺村、康樂路、新港路口、大同路金碧花園前、廣場路祥福樓、緯十二路下村、華達街三星廠前、沿江路等區域實施管網改造升級,管網總長7.5公里,受益用戶1300 余戶,有效地解決周邊區域和小區供水壓力不足,用戶用水難的問題。
此外,還投入資金約52萬元,對水廠沉淀加藥、消毒等設備進行改造升級,由原來的液氯消毒改為次氯酸鈉消毒,有效提升水廠、水質達標等,進一步改善市區水廠出廠水水質,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106 項指標要求。
查漏:降低市政管網的漏失率
供水管網是城市供水連通千家萬戶的生命線。目前,新市區配套管網尚不完善,再加上部分管道年久老化嚴重,導致管網漏水的情況時有發生。為進一步降低市政管網的漏失率,降低供水成本,市水業集團發展有限公司進一步加強了供水管網查漏降耗管理工作,邀請專業探漏隊配合公司探漏小組,對輸水管及市區管網漏點進行全面探測。
“在交通負荷、自然老化腐蝕及不良施工等因素的影響下,出現管網漏水的情況是很普遍的。”楊華介紹說,管道大部分是順著道路鋪設的,這些管道被行駛在道路上的重型運輸車輛碾壓,極容易造成接口管道漏水,甚至可能發生爆管。此外,新市區有部分供水管網使用時間較長,有些管道出現銹蝕的情況,抗壓能力也隨之降低,這也會導致管網出現斷裂、滲漏水等現象。
對此,公司加強了對供水管網鋼砼接口處的滲漏普查工作。據統計,上半年在市區累計搶修各種管道1703次,更換各種水表130個,探測并及時修復漏點23處,對管網安全隱患進行排查,確保維修及時性,有效降低管網漏失率。楊華表示,今后,還將逐步完善管網資料,建立管網地理信息系統及水力模型,對城區老化不合理的主干管網進行更新改造。
服務:用水問題全天候24小時受理
供水業務咨詢、查詢水費、停水、報漏、水質方面……在生活中,市民常常會遇到供水方面的煩惱。想咨詢、想投訴也不知找哪個部室。從7 月中旬起,大家再也不必為這樣的事煩心了,因為該公司成立熱線服務中心,只要撥打3364722 的電話號碼,就有工作人員24小時為您服務。
“以前有關供水的問題,在撥打水業集團的電話時,常常要區分所反映問題的性質,再讓用戶向其他科室反映問題。現在,有了新的服務熱線,只要是與水有關的問題,都可以向 3364722 進行反映,而且很快就會得到回復。”楊華說,熱線平臺的升級,全面提升了水業熱線的服務功能和服務水平,及時傳達、受理用戶反映問題,完善服務質量。據統計,熱線服務中心成立一個多月以來,已累計受理投訴電話300 多個,受理內容涉及報修、水壓、水費查詢、水質、業務咨詢等方面的投訴、咨詢。
楊華表示,為進一步增強與用戶之間的溝通互動,接下來,還將在9月份開通網站、微信公眾號,屆時,用戶可通過網絡平臺查詢到水質信息、停水信息、水費信息,以及業務辦理指南、用水小常識等。此外,為進一步拓寬水費收繳渠道,公司力爭與市區多家金融單位合作,足不出戶代扣代繳水費業務,以方便用水戶繳費。
用水高峰:采取措施積極應對
進入夏季供水高峰期,市區日最高供水量已突破11.5 萬噸,從6 月28 日起,市水業集團新豐江原水加壓站已連續 24 小時全天候加壓取水,但仍然難以滿足市區生產、生活用水的需求,部分區域出現供水水壓不足等問題。
為積極應對今年夏季供水高峰,該公司成立應對高峰期供水應急領導小組,由楊華任組長,分管副總經理任副組長,中層干部為成員的高峰供水應急領導小組。應急領導小組人員24小時待命,保持高度集中,增強城市供水責任感和使命感,確保高峰期市區供水正常、安全運行。
據介紹,該公司充分利用現有水廠生產能力,做好供水調度、調峰錯峰日常相關工作,充分發展揮其潛能及使用效能;在確保原水加壓泵站設備設施安全的前提下,24小時全天候開足馬力生產,增加原水供應。同時,采取技術改造等措施,全力挖掘市區供水潛能;加強供水設備、設施巡查、巡檢工作,確保市區供水設備設施處于良好運行狀態。備好、備足應急搶修材料及物資,提高供水搶修效率,在發生爆管突發供水事故時,快速修復,減少對用戶用水的影響。該公司負責人表示,利用一切資源和手段應對接下來的供水高峰,確保市民正常用水。
新水廠建設:工程項目進展順利
隨著新市區人口和用水規模的迅速增加,現有水廠供水能力不足以滿足日益增長的供水需求,為此,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該公司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技術等,謀劃新水廠工程建設,以滿足居民快速增長的用水需求,保障城市供水的穩定性。
據介紹,在各方努力下,目前,該工程項目進展順利,市住建局已核準城北水廠選址,項目建議書已編制完成,環評報告通過市環保局批準。項目建設規模已確定,取水口及水源取水方案、取水管線走向、水廠建設用地指標已獲政府和規劃部門的確認,原水管設計準備委托設計單位開始實施,力爭今冬明春開工建設。市水業集團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辦公室主任葉東亮表示,“待新水廠項目竣工投產后,市區用水難的問題將得到全面解決。”
五年計劃:投資8430多萬改造市政供水管網
市區一些供水管有相當一部分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鋪設的,經長期使用,鑄鐵管及混泥土管銹蝕嚴重,漏水現象非常普遍,一些居民小區還經常會出現“黃泥水”問題。結合新市區供水管網現狀和配套新水廠建成后配水的需要,水業集團計劃五年內投資8430 多萬元用于市政供水管網的改造,逐步改造建設大道等老舊市政供水管網,確保城市供水安全。
楊華介紹,在2008年至今年6月,新市區的市政管網及低壓區域管網改造已經完成95.35 公里,總投資1.2 億元。楊華表示,接下來,將利用5 年時間對城區主干管進行改造,并將原來的混凝土管和鑄鐵管更換為墨鑄鐵管,同時擴大供水管的管徑。據了解,此次改造供水管網主要為建設大道 DN600(河源大道至中山大道),永福路DN600(河源大道至新風路段),沿江路DN400(住建局前至益和花園),文明路 DN500(河源大道至大同路段),大同路DN400(紅星路至沿江路段),高塘DN400 供水管(高塘高壓站至鷹牌陶瓷廠前)。此外,還將對市區低壓區小管網進行改造,將現有市政鍍鋅管改為PE管。上述8個項目擬鋪設 DN400 至800 毫米球墨鑄管,約 17.1公里,低壓區改造將現有市政鍍鋅管逐步改為PE管,項目投資總費用約人民幣8430 萬元。
本報記者 戴湄 文 譚興孚 圖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