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大力發展中醫 5年內基層醫療機構都能看中醫
本報訊 記者 謝素嬋 通訊員 鄭衍華 日前,省政府公布《廣東省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行動計劃(2015-2020 年)》(下稱《計劃》),提出鼓勵社會資本開辦醫療機構,鼓勵名老中醫等有資質的專業人員個體行醫,到2020 年,全省所有基層醫療機構都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全省健康服務業發展總規模達 10000億元左右。
《計劃》提出,要加快制定出臺鼓勵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政策措施,優先支持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地方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對非公立醫療機構類別、規模、數量和布局等不作限制,為社會辦醫預留足夠的發展空間。同時,落實非營利性的非公立醫療機構和公立醫療機構在市場準入、醫保定點等方面同等對待政策。
據統計,到2013 年,我市先后成立23 間民營醫院,全市醫療機構開放床位10280 張,民營醫院占9.33%,全市門急診1124 萬人次,民營醫療機構占14.19%。民營醫療機構床位數、門診、住院量占公立醫療機構的比例,僅在8%至9%之間,發展相對滯后。為鼓勵社會辦醫,我市將按《計劃》要求,進一步放寬中外合資、合作辦醫條件,力爭到2020 年,非公立醫療機構診療量達到本地區醫療機構診療總量的30%左右。
除了鼓勵社會辦醫,《計劃》還強調要發展中醫醫療保健服務,鼓勵社會資本舉辦各層次特別是基層中醫醫療機構,提出到2020 年,全省所有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服務站、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都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據悉,目前我市有中醫院6 間,已規劃新增1 間源城區中醫院,接下來,我市將按《計劃》大力發展中醫,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和優勢,在基層積極推廣應用中醫適宜技術。
此外,《計劃》還提出要加快發展健康養老服務,健全醫養結合協作機制,支持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或構建養老、護理機構相結合的醫養綜合體,大幅提高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開設老年病科的比例。根據《河源市醫療機構設置規劃(2013—2020)》,到2020 年,我市將新增62 家醫療機構,其中新增療養院或護理院8 間,巴伐利亞醫療健康養生院已啟動籌建工作。屆時,我市的醫療衛生和健康養老服務將進一步完善。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