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爭2020年建成 現代職教改革先進市
本報訊 記者 謝素嬋 到2018 年,建成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 1 個以上,建成集教學實訓、社會培訓、承擔省級以上技能競賽等“五位一體”的實訓中心3 個以上;到2020 年,全市職業院校理論教師本科以上學歷達100%,職業院校畢業生本地就業率達60%以上,職業繼續教育實現全覆蓋……日前,我市出臺《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目標和措施。
相關熱詞搜索:力爭2020 年建成 為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能人才,我市提出了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目標:辦學體制機制更加健全、院校布局和機構規模更加合理、辦學水平和服務能力明顯提升,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能力大幅增強,到2018 年,努力建成具有河源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到2020 年,力爭建成粵東西北地區乃至全省有較大影響力的現代職業教育綜合改革先進市。
《意見》提出,要深化現代職業教育管理制度改革,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職業教育辦學,獎勵在校企合作辦學、接納本市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等方面有突出成績的學校和企業;同時,實行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注冊入學制度,將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作為中等職業學校招錄的重要依據。
在優化職業院校布局結構方面,《意見》明確,停辦招生不足、辦學效益較差的縣屬職業院校,縣區職業院校招生規模控制在6000 人左右;擴大市直優質職業院校生源,市直職業院校招生規模穩定在1萬人左右;各職校要明確和發展各自專業群,減少因專業雷同導致的資源浪費和惡性競爭。《意見》還提出,要構建中等職業院校畢業生入職企業或入讀高職院校的雙向發展機制,積極推動中職學校開展“2+2+1”學制(即2 年中職學校,2 年高職學習,1 年頂崗實習)或“三二分段”(即在中職院校就讀3年后到高職院校就讀2年)工作,提高河職院對口中職學校自主招生比例。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