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項市級農業地方標準發布
本報訊 記者 張濤 近日,省財政廳公示 2015 年省級農業標準化發展資金分配方案,包括財政省直管縣龍川、紫金縣在內,我市有望獲得總額達135 萬元的省級農業標準化資金。記者昨日從市質監部門獲悉,目前我市已累計發布實施17 項市級農業地方標準,建立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7 個,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25 個,有效地推進了農業標準化生產,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農業品牌化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標志,而標準化生產是農業品牌存在的前提和基礎。我市是一個農業資源大市,發展現代生態農業,著力點就在于推進標準化生產。我市堅持把農業標準化作為建設現代農業的重大任務來抓,緊緊圍繞“產業富民”的戰略目標,充分利用特有優勢,通過培育優質名牌農產品、鼓勵農業龍頭企業實施標準化生產、積極推動農業示范園區建設等方式,大力提升農產品核心競爭力,促進我市地方農業提質增效升級,服務現代農業發展,提升農業標準化管理水平。
市質監局日前發布的《茶樹菇生產技術規程》《秀珍菇生產技術規程》《獼猴桃鮮果》等3 項河源市農業地方標準,將于明年1 月1 日起正式實施。據悉,以上標準的發布實施對于加快相關產品生產技術的推廣應用,規范生產,提高產品品質及安全性,促進產品市場流通及深加工的分類等具有指導作用,將進一步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至此,我市已累計發布實施 17項市級農業地方標準,
除此之外,市質監局還通過實施技術標準戰略,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工作,加強產前、產中、產后的指導,將產品質量和標準、龍頭企業與農戶深度對接,依托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把分散經營的種植戶有機整合,走新型的產業化發展之路。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有117 家企業156 個產品獲得采標認可和標志證書,有力地帶動了廣大農民增產增收、脫貧致富,推動了我市地方農業經濟的發展。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