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依賴解題軟件成績不見漲 家長擔心學習積極性
本報訊 記者 鄧宇珊 “平日檢查作業時都是正確的,怎么就不見考試分數漲一漲,反而還下降了呢?”近日,家住老城區城南市場附近的楊女士告訴記者,自己讀五年級的兒子平時做功課速度快,正確率也高,但是一到考試就不行。和兒子談話后她才發現是兒子太過依賴解題軟件,對此,楊女士提出了擔憂:“依賴網絡找答案,孩子的學習積極性還怎么培養?”
記者調查發現,像楊女士兒子這樣依賴解題軟件的學生不在少數。新市區李女士正讀初二的兒子一到做功課的時間,就要將手機放在一旁,時不時在屏幕上劃兩下或者對著題目拍照,過了一會便對著屏幕抄抄寫寫起來。“這與抄作業有什么區別?越依賴手機解題軟件就越不愛動腦筋了,完全不利于他學習。”李女士了解情況后便制止孩子這樣做。
記者了解到,不少小學生、中學生都有通過各種軟件或是上網搜索答案的經歷。“我的手機里安裝了一個叫‘作業幫’的APP,遇到不懂的就搜一搜,而且寫作文時靈感匱乏時它也幫了我大忙。”高中生小宇坦言,班上很多同學在用,已經不是什么稀奇事了。而且不光是手機軟件,網上百度搜索也是同學們經常會用的解題方式。“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小宇笑著說。
對于學生通過上網或借助解題軟件獲得作業答案的行為,大多數老師表示并不反對,但需要家長給予正面的引導。教小學數學的潘老師表示,當孩子做作業遇到不懂時可以通過解題軟件得到解題思路,但是家長要起到監督作用,一旦發現孩子只是機械地為了完成作業而直接抄答案時,就應該進行引導,免得孩子養成懶惰的壞習慣。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