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4位全國人大代表共向兩會提交建議8件
本報訊 記者 謝素嬋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將于今日閉幕,記者連線參加大會的我市全國人大代表獲悉,4 位代表共向大會提交了8 件建議,內容涉及群眾普遍關注的醫療服務、民營經濟、光纖網絡、家庭農場、高速公路等方面,向大會傳遞河源人民的“心聲”。
基層的醫療服務一直是群眾關注的焦點問題,今年,全國人大代表、市長彭建文向大會提交了《關于幫扶貧困地區醫院重點專科建設,提升縣級醫院醫療服務綜合能力的建議》,建議國家通過政策幫扶,提升基層的醫療服務水平。作為民營企業代表,全國人大代表、市政協副主席張國權向大會提交了《關于允許參股農村信用合作社的股權出質,以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建議》。他說,目前,由于國家的法律法規不夠健全,受金融體制、機制和政策、社會信用體系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在融資方面,民營企業面臨較大困難。為此,張國權建議國家出臺相關政策措施,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和平縣水果研究所所長劉忠平今年向大會提交了4 份建議,是我市“高產”的全國人大代表。其中,他向大會提交了一份《關于將廣東省韶關南雄至梅州梅縣高速公路列入“十三五”高速公路網規劃的建議》。據悉,該高速公路起于韶贛高速南雄段,途經江西全南、河源連平,銜接粵贛高速和平段,再經龍川、興寧等,最后接入長深高速梅縣段。他說,該高速建成將一舉填補河源北部地區無橫向高速公路的空白,同時將大大加快粵北地區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東西向流通,帶動珠三角產業更好地向粵東北轉移,從而促進粵東北地區經濟加快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連平縣上坪鎮三洞村山茶種植場農民謝舒雯向大會提交了兩份建議。近年來,隨著《贛閩粵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規劃》的深入實施,廣東省13 個原中央蘇區縣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但由于經濟基礎薄弱、生態環境制約嚴重、產業調整步伐緩慢,目前原中央蘇區縣發展總體上仍然滯后。為此,謝舒雯向大會提交了《關于加快廣東省原中央蘇區縣振興發展的建議》,建議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加大原中央蘇區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區域創新發展,大力實施生態補償機制,打造“星月同輝”發展格局。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