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工程建設領域將建立欠薪"黑名單"
日前,我市出臺《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依法保障職工合法權益作出明確規定。記者獲悉,各縣區要在今年6 月底前建立欠薪應急周轉金制度及配套制度,健全工資支付保障機制。同時,我市將加強工程建設領域勞資糾紛防范和治理,企業信用情況與工程招投標直接掛鉤,建立欠薪“黑名單”和清出市場制度。
保障薪酬
清償欠款由施工總承包企業負責
建筑行業是工資拖欠的高發領域。對此,我市將全面落實清償欠款的施工總承包企業負責制,規范建設領域勞務分包管理,總承包企業對勞務分包企業工資支付進行監督,建設單位或總承包企業未按合同約定結清工程款導致欠薪的,由建設單位或總承包企業先行墊付,不得以工程款未到位等為由克扣或拖欠農民工工資。并且,我市將繼續推進建設領域工人工資支付分賬管理辦法,建立工人工資優先支付制度,從源頭預防和減少勞資糾紛發生。
同時,我市將加強建設領域群體性勞資糾紛應急處置,完善工程建設領域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企業信用情況與工程招投標直接掛鉤,建立欠薪“黑名單”和清出市場制度,將企業拖欠工資等違法信息納入有關部門征信系統,加強對企業失信行為的部門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
此外,我市將規范工資支付行為,健全工資支付監控制度,依法懲處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等違法犯罪行為,建立健全打擊惡意欠薪的聯動機制。各縣區要在今年6 月底前建立欠薪應急周轉金制度及配套制度,及時妥善解決職工因企業欠薪引起的臨時性生活困難。
合同保障
全面落實勞動合同制度
根據《意見》,我市將全面落實勞動合同制度,在用工季節性強、職工流動性大的行業推廣建議勞動合同示范文本,重點規范勞動密集型企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招用工管理行為,明確用人單位落實職業病危害合同告知職責,提高其勞動合同簽訂率和履行質量。到2017 年,全市企業職工勞動合同簽訂率要達95%。
在失業保障上,我市將優化就業失業登記系統,完善就業失業登記管理辦法,拓寬就業失業登記范圍,簡化就業失業登記手續,推進勞動用工信息申報備案制度建設。同時,制定失業保險支持企業穩定崗位工作制度,對符合條件不裁員或少裁員的企業給予穩定崗位補貼,鼓勵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充分發揮失業保險預防失業、促進就業功能。
勞動保障
動態監管企業用工情況
在勞動關系矛盾調處上,我市將繼續推進勞動保障監察網格化、網絡化管理應用,健全欠薪預警機制,創新日常檢查和監管方式,推廣勞動保障監察網絡申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稅務、安全監管、商務、工商、經濟和信息化、環境保護、國資、司法、供電、供水等單位應加強信息共享和數據比對,動態監管企業用工情況。
同時,我市還將落實勞資糾紛風險預警防范辦法,發揮部門聯動作用,綜合收集企業生產經營異常信息,加強對重點行業、企業的動態監控,健全排查臺賬,定期分析研判,實行分級預警,積極協同預防糾紛隱患。
和諧關系
增加異地務工人員代表(委員)名額
《意見》提出,要優化對異地務工人員服務,推動異地務工人員就業、子女教育、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深入完善積分制入戶政策;鼓勵在河源失業異地務工人員實現創新創業,推動實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浪潮。同時,引導異地務工人員有序參與社會治理,適當增加各級黨代會、人大、政協中異地務工人員代表(委員)的名額和比例,認真落實省關于從優秀異地務工人員中選拔公務員的工作部署,進一步推動優秀異地務工人員有序參與社會管理。
此外,《意見》還提出,要改進政府管理服務,優化企業發展環境,推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作為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定期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同時加強對企業經營者的服務、引導、教育,重點加強對新生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教育培訓。
本報記者 劉曦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