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污染 誰破壞 誰付費
“誰污染、誰破壞,誰付費!”我市未來將實施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堅持排污者付費!日前,我市出臺《加快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將根據污染物種類、數量和濃度,由排污者承擔治理費用,第三方治理企業按合同約定進行專業化治理。
《意見》以2017 年和2020 年兩個時間段為基準,分別提出了主要工作目標。其中,到2017 年,環境公用設施、工業污染治理等重點領域第三方治理取得顯著進展,污染治理效率和專業化水平明顯提高,社會資本進入污染治理市場的活力進一步提升。
排污企業是污染治理主體
《意見》明確了排污企業與第三方企業權責關系,提出排污企業是污染治理主體,要依法承擔污染治理和環境安全的主體責任。第三方治理企業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以及排污企業的委托要求,承擔合同約定的污染治理責任。第三方治理企業在有關環境服務活動中因管理不善、弄虛作假造成環境污染的,依法承擔民事、行政和刑事責任。
同時,排污企業與第三方治理企業應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市場規則,簽訂委托治理合同,約定治理標準、內容(含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及濃度等)、費用及發生危害公共利益或公共安全時的處置措施等,通過履約保證金(保函)、擔保、調解、仲裁等方式,建立健全履約保障和監督機制。
培育重點領域污染第三方治理
在電力、鋼鐵等行業和中小企業,《意見》要求,鼓勵推行環境績效合同服務等方式引入第三方治理;推進電鍍、印制線路板、印染、化工等重污染行業企業的第三方治理,鼓勵建立零散工業廢水第三方治理模式,鼓勵水量少而分散、自行處理成本費用較高的排污單位交由環境服務公司治理。同時,重點推進電廠超低排放或近零排放的第三方治理服務,推進中小工業采用鍋爐生產、污染治理及設施運營一體化模式,實現生產及污染治理的專業化、規模化;推動石油化工、包裝印刷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第三方治理示范項目建設。
在農業面源污染方面,《方案》提出,要加快推進我市農業面源污染第三方治理,在農業面源污染治理上委托第三方有資質單位組織開展化肥污染治理、農藥污染治理等農業面源污染專業性治理工作,爭創農業面源污水第三方治理示范地區。
給予第三方治理企業財稅支持
在第三方治理市場的監管上,《意見》要求健全政府、投資者、公眾等共同參與的監督機制,實行準入、運營、退出全過程監管,探索綜合監管模式,依法公開第三方治理項目環境監管信息。同時,支持相關行業協會探索實施黑名單制度,將技術服務能力弱、運營水平低、綜合信用差的環境服務公司列入黑名單,定期向社會公布;鼓勵第三方治理企業向社會公開其承擔項目的建設、運行及主要污染物排放等信息,主動發布年度環境責任報告,接受社會公眾監督。
此外,對于第三方治理企業,政府要給予財稅支持。《意見》指出,支持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治理項目申請中央財政資金;鼓勵有條件地區對第三方治理項目建設運營給予補貼或獎勵;積極探索以市場化的基金運作等方式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健全多元化投入機制,認真落實有關第三方治理的稅收優惠政策。
本報記者 劉曦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