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放出項目審批提速大招
城市間的競爭,軟實力越發重要,而河源用一組堪稱廣東省內最快的數字,闡釋了市委書記張文提出打造“四最四低”營商環境的重要內涵。近日,市政府印發了《河源市深化投資項目審批改革實施辦法》(下稱《辦法》),記者了解到,今后我市將大大縮短對投資項目的審批時限,依靠“并聯辦理” “聯合審查”等手段,把社會、政府投資項目從選址到開工的審批時限分別縮短至37 個工作日和47個工作日。
投資項目審批時限縮短數倍
30 多年前,深圳市在建設深圳國際貿易中心大廈時,以“三天蓋一層樓”的“深圳速度”創造了當時絕無僅有的建筑業奇跡,但鮮有人知道,這一項目在動工前,花了多長時間開展前期工作。
任何投資項目動工以前,都要在選址、用地、環評等方面經過相關部門審批,在獲得用地規劃許可、施工許可等許可證后,方能進場動工。我國對社會投資項目從選址到開工的法定審批時限是390 個工作日,政府投資項目為430 個工作日,而我市目前實際的審批時限為:社會投資項目從選址到開工約180 個工作日,政府投資項目從選址到開工約210個工作日。
河源正著力打造創業最寬松、服務最優質、配套最齊全、人居最優美,低生產成本、低交易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會成本的“四最四低”營商環境,縮短投資項目審批時限,是“四最四低”的具體表現之一。據了解,《辦法》出臺后,我市將把社會投資項目從選址到開工的審批時限縮短至37 個工作日,政府投資項目從選址到開工的審批時限縮短至47 個工作日。這一審批速度,是目前全省最短的投資項目審批時限。
并聯審批、聯合審查全面實施
造成此前我市投資項目審批時限過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各相關部門審批環節多,審批事項互為前置,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辦法》要求對投資項目實行“并聯辦理”“聯合審查”。
據了解,今后我市在項目各審批階段中,將對除牽頭審批事項外的其他各類前置審批事項全部實行“并聯辦理”,即不再按照以前審批部門按序逐家進行審批的模式,改為各部門同步審批辦理,審批結果不再互為前置條件。“聯合審查”方面,今后投資項目的各類技術性審查,將由項目單位同時申報各類審查資料,由牽頭部門組織聯合審查、提出審查意見,并需在10 個工作日內完成。
項目審批提速
與此同時,為了優化審批流程,《辦法》還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今后,投資項目在環評環節和節能評估的內容和形式上將得到簡化,施工許可環節得到精簡,并壓減、優化了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審批,縮小了用地預審范圍等。
在改善審批服務方面,《辦法》要求推進審批標準化服務,審批部門需制定審批事項的相關辦事標準,并一次性告知投資方。同時,《辦法》還提出推行審批事項網上辦理,重點突破申報材料和證照電子化等“瓶頸” 問題,推進審批全流程網上辦理,逐步實現投資項目網上審批、政務信息網上公開、公共決策網上互動、政府效能網上監察。
投資項目“寬入嚴管”
加快投資項目審批效率,不等于放松監管,相反,今后我市將更加注重對投資項目的事中事后監管,管理方式由事前審批為主,向事中、事后監管為主轉變。
中介服務模式,是投資項目在規劃建設過程中一種常見的模式。為了規范對中介服務和中介機構的管理,我市將建立中介機構信息庫,提供網上“一站式”中介服務,做到統一管理、資源共享。同時,我市的政府投資項目、國有或國有控股企業投資項目在辦理事項過程中,如需中介機構參與,均要按照“隨機、擇優、公開”的原則選擇中介機構。
本報記者 黃冉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