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將加大對失信被執行人的聯合信用懲戒力度 讓失信者寸步難行無處逃遁
本報訊 記者 蘇遠龍 通訊員 鄒穎 幸得女子中隊民警救助宵加快“智慧法院”建設,充分運用大數據、信息化手段,破解在基本解決執行難攻堅階段出現的瓶頸性難題。 25 日,我市召開加快解決執行難工作推進會,要求各有關部門要完善查控一體化功能,確保查到財產可以同步采取控制措施,防止被執行人隱匿、轉移財產,提升執行的成效。
今年上半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執行案件3439 件,執結1570 件,執結率 45.7%,執結標的2.92 億元,實際執行率46.3%,各項指標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市基本解決執行難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彭定邦在會議上指出,近年來,全市法院70%的案件需要申請強制執行,執行案件數量呈現上升趨勢,規避執行、抗拒執行情況時有發生,干擾阻礙執行手段層出不窮,嚴重制約了我市法治建設進程。解決執行難、加大對失信被執行人的聯合信用懲戒力度,讓失信者寸步難行,無處逃遁,有利于在全社會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價值導向,有利于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有利于樹立文明有序的城市形象。
當前,河源深入推進“五個一體化”發展新格局,為加快解決執行難問題提供了有利契機。全市各級各部門要牢牢把握當前難得的新機遇,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建立健全標本兼治、綜合治理解決執行難的長效機制。對拒不履行債務和拒不履行協助義務的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及其工作人員,不得提拔使用、評優晉級、表彰獎勵,并依紀依法追究責任單位、責任領導和相關人員的責任。各級黨委對拒不執行生效法律文書,插手、干預、阻撓法院執行工作的領導干部,要堅決進行通報和查處。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