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河源將新增8萬學位規劃教育發展
本報訊 記者 劉曦 昨日,市委書記張文主持召開會議,專題聽取全市學校建設規劃情況匯報。張文強調,“ 十三五”期間,要按照 120萬人口城市和8萬個新增學位的標準規劃好城區的義務教育發展和學校建設,從根本和源頭上解決學位不足的問題,深入推進教育尤其是義務教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優質化建設,著力增強民生福祉,讓市民在義務教育等方面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存在問題
城區中小學發展不均衡
根據要求,市規劃部門與規劃院通過調研,并與各片區、教育部門溝通討論,經過幾次修改后形成了《河源市中心城區中小學布點專項規劃初步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該《方案》所涉及的規劃范圍為源城片區的高塘片區、源西片區、中西片區、新城區、莊田片區、老城區、萬綠大道兩側用地片區、白田組團、高新組團、埔前片區等 10個片區,江東片區的江東新區城市建設起步區、臨江片區和古竹片區,東源片區的仙塘片區等三大片區。目前該三大片區共有人口約 70 萬人,131 所中小學學校,其中小學94 所、九年制學校22 所、初中13 所、完全中學2 所;小學生 82430 人,初中生32622 人;中小學用地總面積220.07公頃。
《方案》指出,當前我市中心城區中小學存在學校規模較小、發展不均衡、管理相對分散等問題。特別在發展不夠均衡上,市區小學和初中在辦學條件、教學質量和師資配備等方面存在較大差距,導致部分學校嚴重超員,有的學校生源不足。如源城片區的一小、二小、三小、下城等教學好的學校超生嚴重,而高塘、勝利、莊田、和平等學校生源嚴重不足。建議近3 年里,擴容學校9所,擴建學校2所,新建學校 14所;近5年里,擴容學校12所,擴建學校2所,新建學校24所。
要求部署
與城市發展同步規劃
會上,規劃、教育、發改、財政、國土等部門以及源城區、東源縣、江東新區的負責人紛紛就《方案》及當前、未來學校建設規劃情況進行了發言討論,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張文指出,沒有教育的未來和現代化,就沒有河源的未來和現代化。隨著河源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人口、城鎮化率的提高,對教育事業發展一定要立足現狀、著眼未來、提前規劃、科學布局、分布實施,要把教育事業發展與城市發展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推進,促進河源義務教育可持續、優質的發展。
張文強調,要抓好義務教育規劃的落實,教育部門要提供需求分析報告,發改、住建、國土等部門分別做好項目的規劃、立項和土地的供應,財政部門安排好資金,形成各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強大合力;要堅持規劃先行,“十三五” 期間,按照120 萬人口城市和8 萬個新增學位的標準規劃好河源的義務教育發展和學校建設,從根本和源頭上解決學位不足的問題;要預留好教育用地,在擴建、擴容一批學校的同時,合理使用好學校周邊的文體設施場所,解決好優質學位分布不合理等問題,通過每所學校教育質量的提升,留住老師和學生,減少跨區域讀書,并支持和幫扶民辦學校發展。同時,要統籌指導好各縣區教育事業的發展,讓河源現在和未來的每一個孩子有書讀、有好書讀,通過優質教育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促進人口的聚集和有序流動。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