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陽紅10號”順利返航 多套自主研發設備獲成功應用
本報訊 據新華網消息,9日下午,海外航行200 余天后,科考船結束大洋 43 航次航行返回舟山長峙島。本次科考任務主要針對西南印度洋多金屬硫化物合同區進行規模勘探,同時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多套裝備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階段性成功。
據介紹,目前我國與國際海底管理局簽訂的《西南印度洋多金屬硫化物資源勘探合同》已經到執行的關鍵階段。本航次科考分為 5 個航段執行,主要任務是履行“西南印度洋多金屬硫化物勘探合同”,開展礦化異常調查和礦體/礦化體圈定等。初步查清合同區典型硫化物礦體空間結構特征。該礦體分布面積約為 30000平方米,礦體厚度預計超8.0米。
值得一提的是,向陽紅 10 號搭載的由我國自主研發的4500 米級深海資源自主勘查系統“潛龍二號” AUV 在本次科考中累計開展了8 個潛次作業,作業時間累計170 小時,總航程 456 公里,最大下潛深度 3320 米,充分證實了“ 潛龍二號”在洋中脊復雜地形環境下工作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多金屬硫化物是煉銅、鋅等金屬元素的重要資源。本次科考鉆孔資料顯示該礦體發育厚度超過60 厘米的富銅硫化物層,銅平均含量超過20%,為后期我國利用開發該區域多金屬硫化物奠定了基礎。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