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川青年返鄉創業,縣關工委提供政策扶持 山溝溝變成致富“金窩窩”
2008年冬,創業青年劉建洪懷著“希望在山,出路在山”的執著追求,返鄉發展農業,在龍川縣關工委的幫助下,他充分用好中央各項惠農政策,發揮當地獨特自然優勢,科學謀劃,經過幾年的艱苦奮斗,他在獼猴桃種植上終于嘗到甜頭,闖出了一條種植獼猴桃耕山致富的“陽關道”。
劉建洪基地內的工人正在采摘獼猴桃。
馬頭寨位于龍川縣上坪鎮上坪村一個較為偏遠的村小組,這里人煙稀少,大部分人都外出務工,在所有勞動力輸出中,劉建洪就是其中一位。10多年前,劉建洪在廣州打工,考慮到家人在龍川老家,加上村里有不少山地荒廢,他便萌生了返鄉創業的想法。
經過考察、政策咨詢后,劉建洪于2008年底回到老家,決定搞獼猴桃種植基地。為確保創業成功,劉建洪成立了馬頭寨獼猴桃種植基地合作社,制訂和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先后自費參加過國家在四川舉辦的獼猴桃種植技術培訓班,多次邀請各地專家來基地現場指導。為了增強劉建洪的創業信心,縣、鎮關工委多次上門考察,了解其所需所求,并積極為他牽線搭橋,讓他能夠參加各類種植技術培訓。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馬頭寨獼猴桃種植基地先后種下獼猴桃、百香果近千畝,其中引進的紅肉型紅陽獼猴桃,屬全國最佳品種。去年,該基地的400畝獼猴桃開始進入了盛產期,年產量達15萬斤,基地產值達300萬元以上。劉建洪告訴記者,如今科技發達,他僅靠一部手機,基地內的所有獼猴桃就能銷售完,而且按照目前市場需求,基地內的獼猴桃完全不愁賣。
由于獼猴桃品質高,劉建洪的獼猴桃基地經國家相關部門檢測,被認定為“中國有機產品種植基地”以及中國獼猴桃商標注冊用戶,合作社還曾獲得市、縣多個榮譽稱號。
劉建洪告訴記者,新時代的農民,不能只滿足于養家糊口填飽肚子,還要帶動周邊的群眾致富。
龍川縣關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山區是農村青年創業的沃土,在龍川縣內,像劉建洪這樣的創業青年還有許多,對于這些創業青年,縣關工委會給予政策扶持,拓寬他們的創業思路,幫助他們在創業道路上開創一片新天地。
本報記者 吳奕鎮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