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媒體廣泛轉發《國際銳評:未來三個月,對中美都很關鍵》
央視網消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銳評”12月4日刊播題為《未來三個月,對中美都很關鍵》的文章,多家境外媒體轉載和引用。
12月4日至6日,Al Ghad Al Arabi(約旦“明天”國民電視臺)、CTS(中國臺灣中華電視)等引用了相關內容,法國LCF電臺facebook賬號、《歐洲時報》德文網、《德中匯報》網站、意大利Radio We電臺網站(facebook賬號、twitter賬號)、土耳其經濟觀察網、印度《每日晨報》網站、日本Record China網站、日本Niconico網站、日本Oricon網站、伊朗世界在線網、泰國Like FM103電臺facebook賬號、哈薩克斯坦《實業報》網站、緬甸意見領袖媒體facebook賬號、菲律賓DZME廣播電臺facebook賬號、馬新社電臺APP、尼日利亞《領導者報》網站、華人PT門戶網站、華人頭條APP、《葡新報》APP(facebook賬號、twitter賬號)、《北歐時報》網站、《美洲商報》網站、《加拿大商報》網站、《歐華聯合時報》網站、西非在線網站、歐聯華文網、《非洲時報》網站、日本華商網、希中網等多家境外媒體廣泛轉發。12月5日,香港《大公報》《文匯報》也刊發了這篇文章。評論主要內容如下:
12月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阿根廷舉行了會晤。根據會晤后披露的消息,雙方決定停止升級關稅等貿易限制措施;雙方將用90天時間加緊磋商,達成協議,取消今年以來互相加征的關稅,如果達不成,美方很可能會繼續升級貿易戰。
怎么看待這個會晤成果?首先,當然是中美兩國元首給不斷升級的經貿摩擦踩了剎車,使得中美貿易戰進入“休戰”狀態,為雙方磋商解決問題提供了指導,爭取了空間,其積極意義是毋庸置疑的。同時,也意味著,在接下來的三個月,雙方經貿團隊將要開啟新一輪的斗智斗勇,這個過程注定復雜艱難。
中美為何能“休戰”?主要是因為8個多月的貿易戰,令雙方都付出了代價。在今年3月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之初,美方以為貿易戰很容易打贏。但是8個多月來的事實表明:貿易戰沒有贏家,只有雙輸。統計數據顯示,美國10月貨物貿易逆差達到772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通用汽車11月底宣布關閉全球7家工廠(其中包括4家美國工廠,但不包括中國工廠)的決定,令美國政府倍感壓力與失望;與此同時,美國今年第二季度外商直接投資(FDI)竟然跌至負82億美元,為2015年初以來的首次,而在2017年,美國吸收外資達到2750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一……顯然,貿易戰并未幫美國實現縮小貿易逆差、工作和資金回流等目標,反而進一步加劇了美國經濟的風險。貿易戰,還能打得下去嗎?人們注意到,特朗普總統在10月14日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采訪時,稱中美之間發生的不是“貿易戰”,而是“小沖突”,并說他正考慮給這個“小沖突”降溫。
現在,中美兩國元首給經貿摩擦按下“暫停”鍵,對雙方來說,都是明智和有利的選擇。接下來,雙方經貿團隊要是能落實元首共識達成協議的話,那對中美來說無疑都是好事。否則,中美恐將重新開啟新一輪貿易戰,給兩國和世界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所以,未來三個月,對中美都很關鍵。
但坦率地說,三個月的磋商時間,相對于中美經貿摩擦的復雜性而言,確實是時間緊、任務重。針對美方提出的一些“結構性問題”,包括知識產權保護、技術合作、市場準入、非關稅壁壘等,中方總體態度是:符合中國改革開放方向的,就是未來三個月磋商當中的一些重點議題。同時,中方也向美國提出了自己的嚴正關切,美方對此也作出了回應。不過,在實際談判中,圍繞著每個具體問題,雙方必定都少不了唇槍舌劍、你來我往。再考慮到美國經濟團隊內部的分歧、美國國內復雜的政治環境,以及美方態度曾經出現反復,這些因素融在一起,可以想象接下來三個月的磋商過程將很艱難復雜,甚至不排除出現反復。
但是,不管談的結果如何,中方都會從容淡定地應對。作為貿易戰被迫反擊的一方,中國的態度一直堅定明確:對于貿易戰,中國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堅定地維護國家核心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8個多月來的實踐,幾輪高級別磋商,已經證明了中方的決心與信用。
在未來三個月里,中方會一如既往地從維護兩國共同利益和世界貿易秩序大局出發,盡最大努力與美方溝通,朝著取消關稅的目標努力。但同時,中方也會保持平常心,對磋商結果既不過分樂觀,也不盲目悲觀。因為通過8個多月與美國的過招,中國更加成熟了,更加明白“反擊貿易戰,關鍵是辦好自己的事”這個硬道理。現在,中國正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這既是對過去的紀念,也是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的新起點。在此過程中,中美雙方只要都能堅持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真誠地進行磋商,妥善處理分歧,相信會解決自身的經貿關注,實現雙贏。
多家境外媒體引用、轉發“國際銳評”文章:
截至12月5日,Al Ghad Al Arabi(約旦“明天”國民電視臺)轉引相關內容2次。
截至12月5日,CTS(中國臺灣中華電視)轉引相關內容2次。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