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們帶關乎民生提案參會
出席政協河源市七屆二次會議的委員昨日陸續報到,委員們表示
傳遞基層聲音共謀發展良策
閱讀提示
今天上午,政協河源市七屆二次會議將舉行大會開幕式。昨日,出席政協河源市七屆二次會議的委員陸續到駐地報到。記者在現場看到,委員們帶著一件件關乎我市發 展和改善民計民生的提案來到駐地,取證件、拿資料,交流 暢談我市一年來的發展變化,現場秩序井然、氣氛熱烈。 委員們紛紛表示,要將基層的聲音、群眾的心聲都帶到會 上,切實履行政協委員建言獻策、服務發展的職責。
教育
謹慎科學布局學校地點
近期,云南昭通一名留守兒童 “冰花男孩”每天走4.5 公里,頭頂 著風霜去上學的照片在網上引起 廣泛關注,也引起了政協委員楊曉 園的關注。當前,全國農村地區開 展了大規模的義務教育學校布局 調整,大規模的“學校撤并”“學校 進城”,導致了部分農村地區學生 “上學遠”的問題。楊曉園表示,保 障適齡兒童就近入學是義務教育 法明文規定的,但現實中確實出現 麻雀學校、教學點教學條件較差的 問題。因此,她建議,要讓農村中 小學生在能保障就近入學,又能上 好學之間尋找平衡點,在撤并學校 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實際情況,科 學、謹慎地撤銷部分農村義務教育 教學點、麻雀學校,在撤銷的同時 要通過改善交通條件、學校住宿條 件等,做好配套措施。
社區
推進社區教育建學習型社區
社區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 重要組成部分,是社區建設的重要 內容,是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重 要補充。近年來,全國建設了一大 批全國和省級社區教育實驗區、示 范區,社區教育參與率和滿意度逐 步提高。然而,就我市目前的情況 而言,社區教育仍然處于起步階 段,部分社區只有一些松散型、碎 片化的團隊,沒有形成教學的規 模。對此,政協委員賴思平表示, 社區教育是終身教育,且教育對象 遍布各個年齡層,吹拉彈唱、琴棋 書畫都可以是社區教育的課程。 他建議,成立專門的社區教育機 構,依托學校為載體,并充分吸收 志愿者來構建一個多元的教學團 隊,根據社區的需要量身定制教育 課程,以此來打造學習型社區,構 建學習型社會。
交通
加強城市的規劃管理
作為來自港澳的政協委員,黃 敬格外期待高鐵的建成通車。他 告訴記者,贛深高鐵河源站建成通 車后,他來往香港和本地的時間將 大大縮短,更為便利,河源與港澳 地區的生活圈將更貼近。因此,人 員往來的頻繁,將對河源的基礎設 施和城市文明建設提出更高的要 求。當前,我市城市規劃還存在不 完善的地方,交通路網建設不夠科 學合理、人性化,停車難的現象還 時有發生,市民文明出行的意識還 有待提升。黃敬建議,政府要加強 城市的規劃管理,合理規劃,加強 交通法律法規的宣傳,培養市民文 明出行的習慣,以應對未來車流量 將繼續增加的問題。
生態
合理控制礦山開采
推動桉樹改種工作
優美的生態環境,優質的飲用 水源,潔凈的新鮮空氣一直以來是 生態河源重要的名片之一,因此, 我市的生態環境建設也成了不少 政協委員關注的焦點。政協委員 張萬勝就表示,目前我市部分地 區仍然存在違規、過度開采石英 砂巖的現象。不僅破壞周邊生態 環境,也使得水土流失、淤積降 低、農村道路毀損和農民飲用水 源受到影響等現象時有發生。對 此,張萬勝建議,政府要大力加強 礦山的管理,合理控制各礦山的 開采,將不具備開采資質和開采 條件的開采企業進行淘汰,保護我 市的生態環境。
而政協委員歐小魯關注的則 是我市桉樹種植的問題。據歐小 魯介紹,大面積種植桉樹的危害 大,桉樹種植區域不僅會出現土地 沙化、肥力下降,當地原生物種的 生物多樣性和生物食物鏈也會受 到破壞。同時,周邊的水源水質也 會變差,農村居民的生活用水、畜 禽用水和灌溉用水都會受到影 響。因此,歐小魯呼吁,市政府和 有關部門應進一步推動桉樹改種 工作,并依據河源原生植被群落屬 性,合理搭配植被種類進行植被覆 蓋,推動“生態河源”的建設。
本報記者 劉曦 彭茂洋
相關閱讀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