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瑞集團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菜籃子基地 標準化生產養出優質供港活豬
近日,記者走訪了東瑞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一家廣東出口活豬質量安全示范企業,但沒有看見豬。
“沒有經過嚴格體檢的陌生人,不能到養豬場。”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婉拒了記者到豬場采訪的要求。嚴格的“防非保豬”防疫系統,是該企業標準生產的關鍵一環,也是該企業成為香港活豬市場主要供應商之一的法寶。據介紹,在我市全域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征程中,東瑞集團搶抓機遇,按照“生產+加工+科技+品牌”全產業鏈的模式要求,加快構建育、繁、養、宰、銷一體化融合發展新格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菜籃子生產基地。
檢測員在對豬飼料進行檢測。
嚴格防疫,標準化生產
進入消毒通道,踩過消毒地毯,在消毒室霧氣消毒一分鐘,洗手消毒并換鞋后,記者才進入東瑞集團位于東源縣蝴蝶嶺工業園的企業總部。記者看到,消毒區有一個郵件消毒專區,要進入這里,包括人、車、貓狗、鞋衣等16種物品,均要消毒。
在防疫方面,東瑞的主角——豬接受的檢測才是最嚴格的。該公司獸醫實驗室主任張盼盼介紹,東瑞的豬從出生到出欄大概要養六個月時間,至少要接受兩次全面檢查,第一次是三個月左右的抗體篩查,第二次是出欄前的藥物殘留檢測,合格了才能出欄。而想去到香港的豬,還要接受市農業農村局、河源海關、香港食環署的多重抽樣檢測,層層把關。
對于檢測結果,負責產品質量的該公司副總經理張惠文很有信心,他表示,東瑞在養殖過程中,建立了一個標準化生產體系,建立了種豬的引進、配種、產房保育、飼料的投入、生長出欄等,所有的生產過程都按照標準進行規范操作,實現“全流程把控”。在生長環節,東瑞采用“高床發酵型養豬系統”養豬,配備了飼料自動喂養、自動溫控等系統,讓豬在舒服的環境中生長。同時,每一頭豬配有耳釘,都是可溯源的,記錄了其出生、疫苗接種記錄和喂養檢測狀況等,保證每頭豬從廠房到餐桌的絕對安全。
建設生豬產業園把產業做強做大
一直以來,東瑞集團堅持“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的經營方針,堅持走農業產業化經營之路,現在,東瑞集團已從單一的原種豬場,發展成擁有種豬、商品豬、飼料、飼料添加劑、生豬屠宰、肉品加工等多個配套產業的綜合性農業龍頭企業,取得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出境動物養殖企業注冊證”和“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在高端的出口肉豬市場創立了品牌。
在我市全域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這一戰略目標上,東瑞走在了前頭,早在30多年前,該公司就開始了活豬供港,目前是香港活豬市場的主要供應商,2018年供港活豬為18萬頭,并獲得了農業農村部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廣東省現代美麗牧場等多項榮譽稱號。
“我們緊緊圍繞市委提出的‘農業要走高質量的發展道路’,加快構建育、繁、養、宰、銷一體化融合發展新格局,力爭把東瑞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菜籃子基地。”東瑞集團董事長袁建康說出了今年東瑞的奮斗目標。“粵港澳大灣區對品質的要求比較高,要融入,首先品質就要符合他們的標準。”袁建康說,該公司按照標準化生產,打造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并連年不斷加大科研的投入,用科技力量保證產品質量,實現高質量發展。
接下來,東瑞集團計劃投資2.7個億來建設生豬產業園,打造一個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進一步實現規模進一步做大,品質上一個水平。同時,通過產業扶貧的形式,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據了解,該產業園入選了2019年全省第一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目前建設順利推進中。
本報記者 鄭婷影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