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遍野油茶花 香氣襲人助發展 龍川黃石鎮大力發展油茶產業提升老區“顏值”
“大,家鄉變化太大了。”8月30日,退休干部駱安一回到家鄉龍川縣黃石鎮長洲村,就禁不住感慨地說。短短3年時間,長洲村從省定貧困村搖身一變,成為新農村建設省級示范村、精品村,原本破舊的平房煥然一新、鄉間土路變成了寬闊的水泥道、荒地被改造成村民的娛樂廣場……每到傍晚時分,村里廣場就成為村民玩耍的“海洋”。
長勢喜人的油茶果,讓村民喜笑顏開。
長洲村只是黃石鎮油茶種植產業不斷“上新”嬗變“傳奇”的一個縮影。黃石鎮鎮委書記張平告訴記者,長洲村“顏值”提升的背后,不僅是因為龍川縣作為重點老區蘇區而得到省財政的大力支持,更重要的是黃石鎮因地制宜發展油茶產業,助力富民強鎮的結果。如今,群眾收入提高了,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豐富起來,廣場舞、民樂演奏等成了多個村村民休閑娛樂的新項目。
山里有了“綠富美”
“我家老屋叫暗塘屋,是革命活動重要據點。”撫今追昔,駱安如是說。他說,長洲暗塘屋雖是一處普通的客家民居,然在解放前是粵贛湘邊縱隊東二支隊的重要活動據點,屋里的駱介、駱健生一起參加了游擊隊,一塊被編入東二支隊。
雖然是革命老區,黃石鎮也有著“油茶之鄉”美稱,但因勞動力外流、傳統粗放式管理等原因,油茶樹出現大面積老化、衰敗現象。“我們以前都是逃離農村的,2008年回來創辦油茶企業,現在想想,覺得當初的自己真的太大膽了。”廣東星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匯公司)總經理駱碧群告訴記者。2008年,她承包村里近5000畝地后,摸著石頭過河,規模種植油茶樹,以前荒廢的油茶山也逐漸被管理起來。
如今,星匯公司成了遠近聞名的“綠富美”,榮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廣東省農業龍頭企業、廣東省扶貧農業龍頭企業等稱號,擁有廣東省第一家以有機油茶種植、研發、深加工為主的綜合性生態有機農業基地,生產規模每年加工油茶籽2000噸,年產值逾8000萬。2018年8月龍川縣成功申請廣東省油茶產業園項目,該公司是產業園5個實施主體之一。
舉全鎮之力做強“綠富”
作為典型的山區小鎮,黃石鎮一直把油茶產業作為富民強鎮的支柱產業重點發展,多措并舉扶持農民種植油茶,加快油茶特色產業發展步伐。張平說,該鎮制定《加快油茶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把油茶發展列入鎮政府工作重要內容,與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農村發展研究所簽訂協議,引進油茶種植及加工技術。
除此之外,該鎮還積極組織全鎮有勞動能力貧困戶產業幫扶資金入股鎮內兩家油茶企業,實現穩步脫貧。2017年6月至今,黃石鎮長洲村、黃沙村、龍南村、新德村、杉河村、五星村、公洞村等村產業扶貧資金入股星匯公司,公司每年按照參股資金總額的10%分紅返還給貧困戶,投資期滿后本金返還給貧困戶發展其他產業。2018年底,公司發放入股分紅金額超過25萬元。“現在政策好,油茶值錢了!”駱文亮原本是長洲村的貧困戶,在參加了鎮里組織的培訓班,得到了物資支持后,近幾年也加入到油茶種植的隊伍當中,如今單單靠賣茶油,他一年的收入便能增加1萬多元。
老區“顏值”大提升
踩著山間小道上的碎石,記者來到星匯公司通過香港有機認證中心認證的有機油茶林種植基地的核心區域,舉目眺望,漫山遍野的油茶樹映入眼簾,這座山位于長洲村長洲水庫旁,海拔較高。幾年前,周遭還是一片荒蕪、人跡罕至。眼前的油茶樹上茂密的葉子中,冒出許多蠟紅色的茶果,這里就是黃石鎮群眾發家致富的希望所在。像這樣的有機油茶林種植基地,黃石鎮已超過5000畝。駱文亮說,每逢茶花盛開季節,這里茶花漫山遍野,成為村里一道美麗的風景。
除鼓勵企業和農戶進一步擴大油茶種植面積外,黃石鎮還鼓勵農戶加大對荒廢茶林的改造力度,以及在荒廢土地新種植油茶,不僅增加了群眾經濟收入,而且提高了土地植被覆蓋率。目前,全鎮有油茶林4萬多畝,規模化油茶種植基地4個,油茶龍頭企業2個,每家每戶種植油茶2畝以上,人均油茶經濟收入超2000元。張平表示,黃石鎮將一如既往做強做大油茶產業,主動對接省、市、縣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園戰略,以打造現代油茶產業園為抓手,進一步培育壯大油茶企業,加快黃石油茶產業化進程,引進企業擔負起“反哺”社會責任,努力打造東江河畔“綠色油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本報記者 張濤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