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出臺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 全方位保障人民健康
本報訊 記者 鄭婷影 近日,我市出臺《河源市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力爭到2020年30-70歲人群因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和糖尿病導致的過早死亡率較2015年降低10%,到2025年該數據較2015年降低20%。
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和口腔疾病,以及內分泌、腎臟、骨骼、神經等疾病。隨著我市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快,慢性病已成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
根據規劃,我市將堅持統籌協調、共建共享、預防為主、分類指導,全面加強健康教育,開展健康行動,力爭到2020年和2025年,居民重點慢性病核心知識知曉率分別達到60%和70%。同時,將通過提高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全面實施35歲以上人群首診測血壓;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逐步提供血糖血脂檢測、口腔預防保健、簡易肺功能測定和大便隱血檢測等服務;逐步將臨床可診斷、治療有手段、群眾可接受,國家能負擔的疾病復檢技術列為公共衛生措施;逐步開展上消化道癌、宮頸癌等有成熟篩查技術的癌癥早診早治工作,開展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篩查和綜合干預項目試點工作,健全學生、老年人健康體檢制度,并將口腔健康檢查納入常規體檢內容,將肺功能檢查和骨密度檢測項目納入40歲以上人群常規體檢內容,以促進慢性病早期發現,實施早診早治早干預,有效降低高危人群發病風險。
在開展個性化健康干預方面,我市將依托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和醫療機構,提供戒煙門診等服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逐步開展超重肥胖、血壓血糖升高、血脂異常等慢性病高危人群的患病風險評估和干預指導;加大牙周病、齲病等口腔疾病干預力度,實施兒童局部用氟、窩溝封閉等口腔保健措施,12歲兒童患齲率控制在30%以內。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