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舉行新聞發布會 張業遂答中外記者問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舉行新聞發布會,張業遂答中外記者問
立法、外交、人工智能等問題備受關注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4日舉行首場新聞發布會,大會發言人張業遂就大會議程和人大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在近一個半小時的時間里,張業遂共回答了中外記者的11個問題。
去年人大立法工作有哪些亮點?
通過憲法修正案。制定監察法。
制定英雄烈士保護法。
制定電子商務法。
修改農村土地承包法。
對個人所得稅法進行第七次修改。
在整體審議民法典各分編草案的基礎上,分編審議了合同編、侵權責任編草案。
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
本屆常委會采取打包修改法律、作出決定等方式,在深化機構改革等方面發揮了立法規范和保障改革的作用。
被美視為戰略威脅,中國如何應對?
我們致力于同美國實現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同時將會堅定地捍衛自身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中美兩國的利益已經深度地交織,一個沖突對抗的中美關系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用冷戰的舊思維來處理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問題是肯定沒有出路的。
中美經貿關系的本質是互利共贏,因此我們希望雙方繼續抓緊磋商,達成互利雙贏的協議。
外商投資法草案未包含港澳臺“三資”,今后如何安排?
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都是中國的一部分,同時港澳臺屬于單獨關稅區,來自港澳臺的投資既不同于外資,也不完全等同于內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實踐中,對港澳臺投資一直參照外商投資進行管理。制定外商投資法不會改變國家對港澳臺投資的法律適用安排,相關制度還將根據實踐需要不斷修改完善,進一步為港澳臺投資提供更加開放、便利的營商和發展環境。
實現半島無核化核心問題是什么?
朝鮮半島問題非常復雜、敏感,解決起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能期待通過一兩次會晤就能夠得到解決。關鍵是堅持政治解決的正確途徑,堅持實現半島無核化、建立半島和平機制的正確方向。
朝鮮和美國是半島問題的關鍵當事方,我們希望朝美雙方堅定信念,保持耐心,沿著正確的方向談下去,談出新進展。
中方致力于實現半島無核化和建立半島和平機制,并為此發揮了積極、建設性的作用。中方將繼續以自己的方式做出積極的努力。
2019年還將制定和修改哪些法律?
除外商投資法外,還將修改土地管理法、專利法、證券法,制定資源稅法等。
抓緊審議民法典各分編草案,繼續審議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草案、疫苗管理法草案和藥品管理法修正草案。制定長江保護法。
制定出口管制法、數據安全法、生物安全法等。制定社區矯正法、退役軍人保障法、修改刑法等。
修改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和議事規則等。繼續審議法官法、檢察官法修訂草案。制定政務處分法。
中國國防費增長,是否會對他國造成威脅?
縱向地看,從2016年起,中國的國防費從連續五年兩位數增長降到了一位數。橫向比較的話,2018年中國的國防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約為1.3%,而同期一些主要發達國家的國防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都在2%以上。
一個國家是否對其他國家構成軍事威脅,關鍵看這個國家的外交和國防政策,而不是看這個國家的國防費增加了多少。
中國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實行防御性的國防政策。中國有限的國防費完全是為了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不會對其他國家構成威脅。
開局之年監督工作做得怎樣?
推動落實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助力打好三大攻堅戰。
堅持問題導向,努力增強監督的實效。
加強司法監督。全國人大常委會歷史上首次對“兩高”工作開展了專題詢問。
“一帶一路”讓一些國家陷入了債務陷阱?
到目前為止,同中國簽署合作文件的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總數已經達到152個。各方在互聯互通的相關領域進行了密切合作,取得了積極的成果。
“一帶一路”堅持的原則是共商、共建、共享,同時也堅持市場化運作的模式。不論是項目選擇,還是投融資合作,都是參與方共同作出的決策。
中方高度重視債務的可持續問題,在項目合作上不會強加于人,更不會制造什么陷阱。
美擔心華為會配合中國政府提供相關信息,如何看待?
以立法形式維護國家安全是國際通行做法,包括美歐在內的各國均有類似的法律或規定。
國家情報法不僅規定了組織和公民依法支持、協助和配合國家情報工作的義務,同時也規定了國家情報工作應當依法進行、尊重和保障人權、維護個人和組織合法權益的義務。
中國的其他法律對于保障公民和組織的合法權益,包括數據安全和隱私權利等也作了許多規定,這些規定都適用于國家情報工作。對這一點應該全面準確地解讀,不應該斷章取義。
中國一貫鼓勵和倡導企業在海外經營中嚴格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從來沒有,也不會要求中國企業從事違反當地法律法規的活動。
美國政府的一些官員拿國家情報法說事,渲染特定中國企業產品存在所謂安全風險,是以政治手段干預經濟行為,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干擾公平競爭的國際市場秩序,是典型的雙重標準,既不公正,也不道德。
中國政府已多次表達嚴正立場,我們希望有關國家恪守公平競爭的市場原則,為中國企業投資經營提供公正、非歧視的營商環境。
個人信息保護法今年是否提交審議?
我國已經有多部法律、法規、規章涉及個人信息保護。比如刑法、民法總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網絡安全法、電子商務法等。
但從總體上看,呈現分散立法狀態,所以需要根據形勢的發展,制定有針對性的專門法律來加以規范,形成合力。
全國人大常委會已將制定個人信息保護法列入本屆立法規劃,相關部門正在抓緊研究和起草,爭取早日出臺。
如何助推人工智能健康發展?
一方面要大力促進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另一方面要加強前瞻性預防和約束引導,確保安全可控。
全國人大常委會已將一些與人工智能密切相關的立法項目,如數字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和修改科學技術進步法等,列入本屆五年的立法規劃。
同時把人工智能方面立法列入抓緊研究項目,圍繞相關法律問題進行深入的調查論證,努力使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努力為人工智能的創新發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據人民網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酷暑時節,下水游泳戲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傷亡事件易發高發季節。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市區河湖周邊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開的危險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為嚴防溺水事故發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