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城區開展“應對挫折·為心賦能”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本報訊 記者 曹志成 通訊員 黃燕珊 近日,共青團源城區委員會攜手源城區12355青少年服務中心、源城區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走進源城區德愛實驗學校與太陽升小學,舉辦兩場“應對挫折·為心賦能”主題心理健康教育講座,為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注入“強心劑”。
據了解,首場講座在德愛實驗學校舉行。活動邀請中美心理研究所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劉騏寧主講,講師精準聚焦青少年成長中的核心痛點——針對學業競爭的壓力、人際矛盾的困擾、目標落空的失落等常見挫折場景,深入剖析部分青少年因缺乏科學應對方法,易陷入自我否定、情緒崩潰、逃避退縮等負面狀態的根源。講座中,劉騏寧提出關鍵觀點,即“挫折的產生與個人需求及目標緊密關聯,是達成目標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經歷,而合理應對的挫折更能轉化為推動目標實現的動力”,為在場青少年帶來全新認知啟發。
第二場講座走進源城區太陽升小學,由心理咨詢師肖越以趣味互動開啟。講座伊始,肖越發起“挫折小調查”,通過現場統計“曾因挫折否定自己的人數”等,用直觀的數據呈現青少年對挫折的認知誤區,瞬間引發同學們的共鳴與思考。隨后開展“抗挫超能力訓練營”,通過展示不同青少年面對學業失利、友誼破裂等挫折的真實反應案例,引導同學們分組討論“不同應對方式會帶來哪些不同結果”,并順勢引出核心觀點“挫折是成長的必經之路,真正決定挫折意義的,是我們面對它的應對方式”。輕松有趣的互動形式快速拉近與同學們的距離,現場氣氛熱烈,大家踴躍分享自身經歷與感悟,在交流中深化對挫折的理解。
兩場講座采用“理論講解+互動體驗”的模式,不僅讓同學們在沉浸式參與中認知挫折“自助”與“助人”的雙重價值,更融入“挫折因人的需要產生動機,在個人達成目標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的核心觀點,有效幫助青少年深刻理解挫折、動機與目標三者間的深度關聯。活動結束后,同學們表示“收獲滿滿”:不僅學會了用更積極的心態看待挫折,掌握了實用的抗挫技巧,更在認知層面形成“自助提升心理韌性、助人強化成長動力、同步推進目標實現”的三重賦能體系,為未來應對成長挑戰奠定了堅實的心理基礎。
接下來,團源城區委將繼續依托源城區12355青少年服務中心及源城區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常態化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講座及特色活動,助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長。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1個教師節,主題是“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譜寫教育強國建設華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