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縣檢察院整合數據,加強公益訴訟立案監督 助力高齡老人補(津)貼規范發放
本報訊 記者 謝夢君 通訊員 肖玲玲 近段時間以來,和平縣檢察院突破人工篩查信息的壁壘,通過整合民政、衛健、公安等多源數據,運用“督促規范發放高齡津貼行政公益訴訟法律監督模型”,調查核實數千條存疑數據后,對相關職能部門進行公益訴訟立案監督,督促其整改,以守護國有財產。
據了解,近期,和平縣檢察院到該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調取和平縣戶籍80周歲以上去世老人身份信息7000余條,到縣民政局調取高齡老人補(津)貼發放人員信息49萬余條,將上述數據導入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進行運用碰撞,再將碰撞后的數據信息通過運用表格函數進行精準運算和智能處理,發現縣域內2022年至2025年期間,存在高齡老人在去世次月之后仍然繼續領取高齡老人補(津)貼的情形,篩查出違規發放高齡老人補(津)貼4000余人次。通過多次走訪縣民政局、縣公安局等部門,進一步調查核實后,和平縣檢察院對負有高齡老人補(津)貼監督管理職責的縣民政局和各鎮人民政府進行公益訴訟立案監督。
為全面、準確厘清相關職能部門的職責,增強檢察監督的精準性和實效性,更好督促職能部門及時、依法、有效履職,和平縣檢察院充分發揮“外腦”協助作用,主動接受外部監督,于近日邀請聽證員、人民監督員、“益心為公”志愿者等參加督促高齡老人補(津)貼規范發放公益訴訟案件公開聽證會和磋商會。
會上,承辦檢察官介紹了案件情況和相關法律依據,與會人員就高齡老人補(津)貼發放流程、具體發放情況、存在問題、產生問題原因及如何落實整改等方面進行了聽證和磋商。最終,和平縣檢察院與和平縣民政局及各鎮人民政府達成一致磋商意見,由縣民政局和各鎮人民政府進一步核查并追繳違規發放的高齡老人補(津)貼款項;嚴格按照高齡老人補(津)貼的相關規定實行動態管理,建立長效溝通聯系和信息核查機制,準確核對發放對象信息,確保高齡老人補(津)貼不漏發、不超發;建立健全落實80歲以上高齡老人補(津)貼發放工作機制,確保高齡老人補(津)貼發放規范有序。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1個教師節,主題是“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譜寫教育強國建設華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