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古樹名木 傳承生態文明 和平縣舉辦2025年古樹名木保護科普宣傳周活動
本報訊 記者 吳心怡 通訊員 鄧燕琴 近日,2025年和平縣古樹名木保護科普宣傳周活動舉辦。該活動以“保護古樹名木 傳承生態文明”為主題,旨在增強社會公眾對古樹名木保護重要性的認識,推動形成全民參與、科學管護、依法保護的良好局面,助力綠美和平生態建設。
活動期間,和平縣林業局通過設立宣傳展板、發放科普資料、開展普法宣講及現場互動答疑等多種形式,向社會公眾普及古樹名木保護的相關知識和法律法規,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支持參與古樹名木保護的良好氛圍。古樹名木是寶貴的自然與文化遺產,承載著城鄉歷史記憶和生態價值。加強古樹名木保護,既是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實際行動,也是推進和平縣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
今年3月15日,《古樹名木保護條例》正式實施。該條例作為我國首部國家級古樹名木保護專項法規,為和平縣依法開展保護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標志著古樹名木保護進入法治化、規范化新階段。自《古樹名木保護條例》實施以來,和平縣積極落實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系統開展古樹名木資源調查、認定、建檔和掛牌保護工作。
強化屬地管理。壓實保護責任,明確古樹名木管護單位和具體責任人,確保各項保護措施落到實處。實施分級分類保護。根據樹齡、樹種和生長狀況制定“一樹一策”保護方案,提升保護精準性。挖掘綜合價值。在堅持保護優先的前提下,探索合理利用模式,挖掘古樹名木在生態旅游、自然教育等方面的綜合價值。加強宣傳教育和文化傳承。深入挖掘縣域內古樹名木的歷史內涵和鄉愁記憶,增強公眾的文化認同和保護意識。
接下來,和平縣將繼續深化古樹名木保護管理,進一步完善保護機制,強化科技支撐,推動古樹名木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為筑牢縣域生態屏障、推進綠美和平生態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1個教師節,主題是“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譜寫教育強國建設華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