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特奧會火炬傳遞: 每一步都藏著“殘健共融”的溫度
昨日上午,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以下簡稱“殘特奧會”)廣東、香港、澳門賽區在廣州舉行火炬傳遞及志愿服務新聞發布會,邀請廣東、香港、澳門賽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殘特奧會火炬傳遞、會歌、志愿服務等方面情況。
本屆殘特奧會火炬傳遞中,“殘健共融”理念如何落地生根?殘特奧會廣東賽區執委會副主任陳學軍表示,火炬傳遞全程貫穿“平等、參與、共享、融合”理念,通過共用火炬裝備、優化傳遞保障、精準選拔火炬手三大關鍵舉措,將這一核心理念生動傳遞,充分展現大灣區以人為本、扶殘助殘的良好社會風尚。
本屆殘特奧會與十五運會共用一個火種、一支火炬及全套火炬裝備,傳遞規模、火炬手棒數等關鍵指標均保持一致。“這本身就是向社會傳遞殘特奧會與十五運會同樣重要、同樣精彩的理念。”陳學軍首先指出。
在傳遞路線設計和組織保障上,殘疾人的需求被置于首位。陳學軍介紹,執委會充分考量殘疾人身體狀況和特殊需求,優先選擇兼具城市特色與通行便利性的平坦路線——廣州站選定寬敞平坦的閱江中路、閱江西路,深圳站則以濱海公園綠道為傳遞主軸,且所有路線均提前完成無障礙改造。與此同時,制定殘疾人火炬手服務保障流程方案并開展專項培訓,確保傳遞路線、活動現場及配套設施實現全無障礙通行,讓殘疾人火炬手在參與中充分感受到尊重與關愛。
火炬手選拔也充分體現“殘健共融”。據了解,本次火炬手選拔覆蓋各行業代表及特定群體,尤其注重吸納殘疾人和推動殘疾人事業發展的優秀代表。選拔方案中明確要求該類群體占比不低于10%,最終選拔結果顯示,殘疾人代表占比達22%,涵蓋視障、聽障、肢體殘疾等多個群體。這一比例體現了對殘疾人的認可和尊重,以及殘疾人事業與社會各界的緊密聯系。
陳學軍透露,完整的火炬手名單將于11月27日正式公布。
據南方網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1個教師節,主題是“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譜寫教育強國建設華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