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生態環境司法十大創新機制公布 《萬綠湖“多位一體、系統治理”司法保護機制》入選
本報訊 記者 謝夢君 通訊員 徐曉曦 陳碧霞 近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首次發布生態環境司法十大創新機制,其中,河源市中級人民法院實施的《萬綠湖“多位一體、系統治理”司法保護機制》入選。
據了解,河源新豐江水庫因四季皆綠又稱“萬綠湖”,是華南地區最大的人工湖。近年來,河源各級法院立足萬綠湖環境資源司法保護現狀和實際需求,圍繞萬綠湖生態圈構筑了集山、水、林、田、湖“多位一體、系統治理”的生態環境司法保護體系,全方位保障和助力環萬綠湖世界級“湖泊+”綠色發展區建設。
據悉,河源各級法院建立“林長+森林法官”協作機制,在水源地、自然資源保護區等重點敏感生態區設立12個“森林法官”工作室,并聯合生態環境局等單位制定《加強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與司法保護銜接機制的實施意見》,搭建線索移送、案情磋商、案件訴訟、生態修復等合作橋梁,促進生態環境行政與司法保護有機銜接。
同時,創新跨流域協作,聯動廣州、深圳、惠州、韶關、東莞5市中院簽署東江流域環境資源司法保護協作框架協議,建立跨區域司法協助、信息互通、保護聯動的工作機制;落實最嚴格保護,依法支持行政執法部門打擊非法養殖等污染水源違法行為,依法嚴懲違規占用耕地、林地、湖面等違法犯罪,妥善化解涉水經濟糾紛案件。加大源頭治理,設立萬綠湖旅游巡回法庭,常態化開展以案說法、巡回審判等活動,促進涉水源地保護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和化解。依托司法與行政執法銜接機制,移送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線索21條,發出司法建議22份。
據統計,自實施成效創新一體化保護和治理機制以來,全市轄區環境破壞類犯罪案件連續4年下降,年均下降率13.8%,探索出司法助力綠色發展促綠富雙贏新路徑,實現點“水”成“金”。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1個教師節,主題是“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譜寫教育強國建設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