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促教,東源打造科教強區新名片 東源大賽培育創新沃土,多元項目覆蓋前沿領域
本報訊 記者 劉奇峰 通訊員 修碩 彭冰 近日,東源縣第七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東源縣崇文學校圓滿落下帷幕,大賽為全縣中小學師生打造了一個展示科創才華、深化交流學習的優質平臺,成為推動區域青少年科技教育發展的重要契機。
據介紹,本屆大賽吸引了全縣各中小學的廣泛參與,共收到參賽作品73項,包括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項目52項,科技輔導員創新成果項目12項,小學3D打印競賽項目9項。參與集中展評的老師及學生150人,并特邀四位專業科技評審團主持大賽評審工作。經大賽評委組專家的初審、終評,共評出學生獲獎作品38項,其中創新項目27項;科技輔導員優秀項目5項;3D打印競賽作品6項;優秀獎30項;優秀科技輔導員12名;優秀組織工作者3名;優秀組織單位3個。這些項目涵蓋了智能安全防護、環境監測管理、數學原理探究、現代農業科技等多個前沿領域,集中展示了青少年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優秀成果,體現了東源縣在推動科技教育、培養創新人才方面的持續努力與顯著成效。大賽中獲獎的優秀作品,將根據其創新性、實用性,擇優推薦參加“第20屆河源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展評期間,各參賽選手精神飽滿,在展區主動與評委、嘉賓深入交流,清晰講解項目創作思路與核心亮點,展現出出色的表達能力、嚴謹的邏輯思維與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贏得現場一致好評。為進一步豐富賽事內容、營造濃厚科學氛圍,本屆大賽除核心項目評審外,還精心組織了科普秀、人形機器人表演、航模飛行演示、科普集贊打卡等多項趣味互動活動,極大提升了賽事的趣味性與參與感,讓現場觀眾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感受科技魅力。
據悉,東源縣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歷經七屆精心培育,已成為全縣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重要品牌和展示平臺。自首屆舉辦以來,大賽不斷優化賽事組織、拓展參賽范圍、提升項目質量,逐步形成了涵蓋小學、初中、高中各學段,包括科技創新成果、科技輔導員科教方案、3D打印制作等多類別的綜合性賽事體系,為不同年齡段、不同領域的青少年科創愛好者提供了展示與成長的舞臺。
依托扎實的科技教育基礎與出色的賽事組織能力,東源縣在縣域賽事常態化舉辦的基礎上,積極向更高層級的科技競賽邁進,先后成功承辦河源市第18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第20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賽前培訓等重要賽事活動,不僅為全縣師生搭建了高水平的展示交流舞臺,更有效推動了跨區域科教資源的共享與協作,顯著提升了東源在區域科技教育領域的影響力和輻射力。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1個教師節,主題是“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譜寫教育強國建設華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