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專題詢問破產業發展難題 多方聚力助推水飲料及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本報訊 記者 謝夢君 10月29日,市人大常委會召開水飲料及食品產業發展專題詢問會暨加快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第二場專題會議。專家學者、人大代表、企業和研究機構代表共聚一堂,圍繞推動我市水飲料及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展開多維度、深層次研討,深入研判行業發展趨勢,助推我市加快打造獨具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河源樣板。
水飲料及食品產業是我市重點發展的主導產業之一。近年來,市人大常委會積極組織人大代表聚焦水飲料及食品產業開展專題調研和視察活動,系統梳理產業發展中的困難與問題,并形成多份高質量調研報告,為水飲料及食品產業建真言、獻良策。同時,市人大常委會建立專項督辦機制,強力推動代表建議落地見效,切實將調研成果切實轉化為推動水飲料及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歷經多年培育發展,我市水飲料及食品產業已取得顯著成效,產業規模持續壯大。據統計,目前,全市水飲料及食品產業規上企業共有41家,2024年,水飲料及食品產業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92.9億元、同比增長5.1%;2025年1-8月,實現規上工業產值77億元、同比增長34%。
專題詢問直擊發展痛點
“我市將采取怎樣的招商舉措,吸引更多國內外水飲料及食品產業大品牌大企業進駐河源?”“如何采取更多措施,加大工業用地供給,以支持和保障水飲料及食品產業發展用地需求?”……會上,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對全市水飲料及食品產業發展情況開展專題詢問,聚焦產業集群建設、招商引資、發展拓寬新賽道、營商環境建設和要素保障等問題犀利發問,助力破解產業發展難題。
針對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何偉光提到的關于水飲料及食品產業招商引資問題,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制定完善河源市水飲料及食品產業招商圖譜,拓展招商網絡,深入開展以商招商、鏈式招商,推動更多優質水飲料及食品產業項目向河源有序轉移、集聚發展。同時,健全市、縣(區)招商隊伍協同調度機制,推進招商引資項目全周期閉環管理機制,全力推動項目早簽約、早動工、早投產。
“在促進水飲料及食品產業技術升級,支持水飲料與食品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拓展水產業從飲用水向醫療用水、化妝用水等高端水賽道進展有什么具體措施?”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譚臺哲發問。“我們將強化科技平臺建設,做強水飲料及食品產業檢測公共服務平臺,并整合高校和企業的資源,打造具備科研、測檢、中試、孵化等一體化功能的高能級產業創新公共服務平臺;支持企業組建工程中心,攻克產業關鍵技術難題,為產業發展注入創新動能。”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應詢說,將積極培育水飲料及食品產業科技創新主體,積極組織水飲料及食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加速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強化產業人才支撐,為我市水飲料及食品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集思廣益共破發展難題
當前,河源市水飲料及食品產業該如何破局,推動高質量邁上新臺階?會上,人大代表、企業和研究機構代表圍繞進一步推動水飲料和食品產業發展、助力我市加快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積極建言獻策,共商產業發展大計。
“未來,綠色高質量發展、本土品牌打造和全產業鏈融合發展將逐步成為河源水產業及農產品加工產業發展的關鍵詞。”省人大代表、河源忠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溫東岸建議,河源要打造強勢產業集群主導型縣域產業園或專業強鎮,依靠產業集聚效應形成具有產業鏈和產業規模優勢的專業縣鎮;依托萬綠河源良好的生態招牌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產業,在縣域形成產業集中、專業化極強、又具有明顯地方特色的區域性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持續強化品牌建設,集中力量打造“客家古邑”等客家文化IP,推動河源向品牌強市轉變。
廣東百家鮮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部經理陳元認為,河源生態稟賦優越,水資源豐富優質,農業特色鮮明,發展水飲料及食品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基礎和巨大的潛力。對此,他建議河源要強化品牌塑造與價值提升,通過“區域公用品牌+企業產品品牌”的雙輪驅動,講好河源生態、健康、故事,提升整體產業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推動產業鏈協同與精深加工,通過建設標準化原料基地、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及完善物流體系,提升產業附加值;要加大科技創新與人才引育力度,優化營商環境與要素保障,為河源水飲料及食品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河源要集中力量推‘河源好水’市一級區域公共品牌,在發展水產業的同時,兼顧本地農產品資源的開發利用,重點培育預制湯品龍頭企業。”對于河源水飲料及食品產業的發展,全國食品工業標準化委員會委員、華南理工大學食品學院副研究員王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她認為,“河源好水”的利用范圍可以擴大到化妝品領域,并通過每年常規舉辦水經濟產業會議、運用好媒體+的傳播效應和加強與文旅產業的聯動發展等方式,打造“河源好水”區域公共品牌。“此外,各大企業可以將營銷中心和研發部門建在一線城市,從而解決人才引進難的問題。同時,招商引資工作除了做好基本要素服務外,還可以考慮市場推廣、銷售平臺等方面的延伸服務,產品賣得好,企業自然就會投產、擴產。”王娟說。
相關新聞
市人大常委會召開水飲料及食品產業發展專題詢問會暨加快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第二場專題會議
問出發展路徑抓好監督落實
本報訊 記者 謝夢君 通訊員 鄒菡萏 10月29日,市人大常委會召開水飲料及食品產業發展專題詢問會暨加快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第二場專題會議,會議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省人大常委會關于各級人大要在助推產業優化布局、助推產業科技創新、助推產業轉型升級、助推產業有序轉移上下功夫的工作要求,凝聚助推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工作合力。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市加快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聯席會議召集人葉春球出席會議并講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駱超主持會議。
會上,5名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圍繞水飲料及食品產業集群建設、招商引資、發展拓寬新賽道、營商環境建設、要素保障等方面提出詢問。市工信局、市商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市科學技術局、市發展改革局、市自然資源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到會應詢,副市長梁均達代表市政府發言。
會議指出,發展水飲料及食品產業是我市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是推動綠色崛起邁向新高度的有力抓手。全市各級各部門要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認識我市發展水飲料及食品產業具備雄厚基礎和顯著優勢,深刻認識水經濟生態價值和經濟潛力,切實增強做大做強水飲料及食品產業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
會議強調,要錨定培育發展百億級水飲料及食品產業的戰略目標和發展方向,堅持優布局、筑根基、大招商、抓創新、強配套,不斷擦亮水飲料及食品產業的金字招牌。要針對專題詢問會提出的問題歸納整理形成問題清單,督促政府認真研究處理審議意見,提出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抓緊整改、持續發力,并按時報告工作進展和落實情況,形成監督閉環,切實把專題詢問成果轉化為改進工作的實際成效。
會議要求,全市各級人大要對標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部署和要求,緊扣省人大常委會“四個助推”要求,在產業優化布局、產業科技創新、產業轉型升級、產業有序轉移四方面認真謀劃開展監督,切實與政府形成合力,共同譜寫河源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新篇章。全市各級人大代表要發揮好“連心橋”作用,依托自身資源和專業優勢,深入基層、傾聽民聲,把企業期盼、群眾訴求轉化為高質量議案建議,推動解決產業發展的實際問題。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1個教師節,主題是“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譜寫教育強國建設華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