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舉辦基層理論宣講骨干培訓班 講好綠色崛起故事 匯聚推動河源高質量發展強大合力
本報訊 記者 張濤 昨日,河源市“槎江大講堂”系列活動——河源市基層理論宣講骨干培訓班在市圖書館舉行。此次培訓旨在大力推進“槎江大講堂”宣講品牌建設,扎實推動2025年河源市理論宣講“強基賦能”行動,提升全市宣講骨干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培訓班由河源市委宣傳部主辦,河源晚報社、河源市圖書館承辦。

基層理論宣講骨干培訓班現場。本報記者 高雅 攝
此次培訓班上,市檔案館館長、二級巡視員邱壽強以《乘勢而上,續寫中國奇跡新篇章——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為題進行了專題輔導,系統解讀了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的核心要義與實踐要求。廣東技術師范大學特聘副教授賴曉嫣以《生成式人工智能賦能理論宣講》為題講解了AI工具賦能宣講創作的新理念、新方法,引導宣講員掌握運用現代技術賦能宣講創作的新方法。全國播音主持界最高榮譽“金話筒”金獎得主陳曉琳以豐富的跨界創作實戰經驗,講授了《如何優質完成一次宣講任務》,讓宣講員領略了宣講藝術的魅力,掌握了提升宣講實效的關鍵技巧。
參加培訓的不少宣講員表示,在平時工作中,他們更多的是講給別人聽,經歷專業培訓的機會非常難得,開闊了視野,也深受鼓舞。河源烈士陵園講解員吳雯麗表示,作為一名紅色宣講員,將立足本職崗位,把深理論講淺、把大道理講實,結合館藏革命文物和英雄事跡,把黨的創新理論融入紅色文化,讓歷史映照現實,在現場講解與互動中,用鮮活史實和身邊變化闡釋黨中央決策部署,引導大家在重溫歷史中汲取奮進力量。“參加這次培訓班,我收獲很大,這既是一次政策理論的‘充電’,更是一次宣講能力的‘賦能’。專家對最新理論成果的系統闡釋、對基層宣講痛點的精準剖析,幫我打通了理論‘轉化’的關鍵堵點。”源城區文明辦副主任鄧慧玲說,接下來將深入學習宣傳黨的創新理論,將此與群眾身邊事相結合,推動理論宣講從“單向灌輸”變為“雙向互動”,讓黨的理論真正在基層落地生根。
基層理論宣講通過情感共鳴、平等對話和參與式互動,讓理論可感、政策可行、人心可聚,已成為新時代基層善治的重要引擎。當前,我市聚力打造“槎江大講堂”宣講品牌,系統整合全市宣講資源,構建“1+N”理論宣講品牌矩陣,子品牌包括院士杰青大講堂、名家講堂、理響槎城、未來學堂、田間課堂、健康直通車等。為此,培訓班提出,“槎江大講堂”各子品牌責任單位要立足品牌定位和受眾特點,整合宣講資源,建強宣講隊伍,精心策劃宣講活動;各縣區宣傳部門要積極努力,打造特色宣講品牌;各宣講骨干要樹立精品意識,推出更多宣講精品,要講好綠色崛起河源故事,匯聚推動河源高質量發展強大合力。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1個教師節,主題是“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譜寫教育強國建設華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