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建設“大會戰”|我市校地合作再結新碩果 首期4000畝姜黃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落戶燈塔
我市與華南農業大學校地合作再結新碩果。前日,在我市燈塔盆地農高區校地合作成果落地暨姜黃產業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上,青之源公司與燈塔盆地農高區管委會、廣東中粵姜黃公司與美林公司進行簽約,在燈塔盆地農高區建設姜黃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首期建設4000畝種植示范基地(含1000畝育苗中心),二期將建設16000畝姜黃種植示范基地。燈塔盆地姜黃產業科創工程中心、廣東中粵姜黃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等揭牌成立。
該項目是華南農業大學以“技”為媒、以“技”引商的代表項目,是校地聯手共創國家農高區,加快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的生動實踐,有利于推動姜黃產業在我市燈塔盆地農高區扎根,形成從種植、研發到精深加工的全產業鏈,對于優化我市農業產業結構、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校地合作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落戶燈塔盆地。
“姜”落“農業芯谷”
今年4月,省委對我市部署了“一湖一縣一盆地”三大任務,為我市燈塔盆地農高區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動能。省農業農村廳也全力推動燈塔盆地農高區創高工作,多方面支持燈塔盆地農高區種業基地項目落地,打造嶺南“農業芯谷”,為創建國家農高區插上科技之翼。5月28日,我市與華南農業大學簽署校地共建協議,從產業升級、平臺賦能、人才強基等方面精準發力,聯合創建國家農高區。雙方謀劃了一批儲備合作項目。這次落地燈塔盆地農高區的姜黃種產銷全產業鏈項目就是成熟的項目之一。
作為傳統藥材,姜黃是前景廣闊的“黃金”產業,從保健食品到日化用品,其應用范圍不斷拓展,市場需求持續增長。據悉,姜黃種植項目由廣東中粵姜黃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承擔建設,計劃總投資額約6000萬元,建設期限為5年,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計劃投資1200萬元,建設4000畝姜黃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含1000畝育苗中心),按照GAP規范進行管理,確保原料質量可控,還將帶動周邊農戶共同發展,形成集群效應。二期投資4800萬元,建設16000畝姜黃種植示范基地,條件成熟還將建設姜黃精深加工項目,提升產品附加值。
科技集聚“燈塔”
燈塔盆地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綠色農產品供應基地、廣東省重要生態屏障,肩負著探索農業現代化路徑、引領區域農業產業升級的重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燈塔盆地保護開發利用,舉全市之力推進國家農高區創建工作。我市重視與華南農業大學等院校的戰略合作,將之作為驅動盆地發展的核心引擎,以最大的誠意、最優的服務保障合作項目開花結果。
近年來,在華南農業大學等高校的科技賦能和人才支持下,尤其是今年5月華南農業大學與我市簽訂新一輪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來,燈塔盆地農高區在平臺共建、技術攻關與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了扎實進展,提出將搭建一個開放、共享、互動的科研平臺,推動成為各大農業院校和科研院所成果轉移轉化、中試熟化的重要首選地,推動更多的校地合作項目“花開”燈塔。
此次項目簽約,是一次“政、產、學、研、用”的深度融合,是以創新驅動培育農業新質生產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戰略舉措,將為河源姜黃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能,打造成為區域農業轉型升級的示范標桿。接下來,燈塔盆地農高區將一如既往地當好“服務員”和“護航員”,全力營造一流的營商環境,推進校地合作項目落地落實,為項目建設、技術研發、人才引進提供最優質、最便捷的服務保障,為農業新質生產力在河源的蓬勃發展厚植沃土。
本報記者 張濤 通訊員 歐陽健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1個教師節,主題是“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譜寫教育強國建設華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