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川華新社區臨時黨支部實行“一檔一冊”管理 筑牢疫情防控“結界”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關鍵在防治,成敗看基層,重點在網格。龍川縣老隆鎮華新社區臨時黨支部積極探索,努力提升社區網格化管理水平,通過實施“一戶一檔、一樓一冊”建檔管理方法,落實落細防控舉措,織密織牢疫情防控網。
構建全覆蓋防疫工作網
老隆鎮華新社區,是龍川縣委辦公室疫情防控掛鉤聯系的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拉開序幕后,龍川縣委辦會同社區臨時黨支部全面實行網格化管理,大力發動轄區內的黨員、公職人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志愿者等群體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緊緊依靠社區居民,充分利用好掛鉤機關企事業單位的支持,組建一支由105名黨員、干部、志愿者等組成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管理隊伍,努力構建橫到邊、縱到底、全覆蓋、無死角的疫情防控工作網。
實行“一檔一冊”管理
為精準把握社區地形和居民樓棟分布情況,社區干部深入社區實地考察研究,根據社區實際情況將社區劃分為10個小網格,并進一步細化成32個微網格進行管理,每個微網格配備2-3名網格員,制定實行網格封閉式管理的有效辦法。
而黨支部則實行“一戶一檔、一樓一冊”建檔方法,將摸排登記表整理成轄區居民檔案,共建立居民檔案3360份、568冊。排查過程中,成員對沒有名稱編號的小巷、居民樓、住房進行命名編號、分類建檔。同時,組織干部將采集到的網格信息、道路樓棟信息、居民信息等資料整理制作成綜合電子檔案,形成了社區的“疆域圖”“信息庫”“通訊網”。
多措并舉落實落細防控工作
防疫期間,社區臨時黨支部實行2-3人為一個小組開展地毯式、滾動式排查,對標“人口普查”標準,科學設計排查登記表,全面詳實采集轄區內每家每戶每個居民的姓名、身份證號碼、人員類別(職業)、旅居史、聯系電話、住址等重要信息,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在社區內所設置的5個健康監測點,防疫員們實行輪班值守制度,對進入社區的車輛和人員進行信息登記及體溫測量;堅持網格摸底排查和疫情防控宣傳同步推進,將宣傳覆蓋到每個小區門口、樓梯口、家門口。在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他們還充分考慮居民日常生活需求,適當封閉了17條小巷道,每個網格保留1至2個主要出口,實現了“條條通、塊塊封”。
本報記者 吳奕鎮
熱點圖片
- 頭條新聞
- 新聞推薦
最新專題

-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1個教師節,主題是“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譜寫教育強國建設華章”。

